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0章 庆祝宴

高翠兰到达店里时,发现店门己经敞开。

林月婵作为老板娘之一,并且需要教授高翠兰和杨瑞华厨艺,自然是最早到达的人。

当高翠兰见到林月婵时,她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称呼林月婵为“妹子”,因为此时的林月婵不仅是她的老板,更是她的衣食父母。

“老板好,您来得可真早啊!”高翠兰礼貌地问候道。

“易家嫂子,你到得也挺早呀。”林月婵微笑着回应。

高翠兰解释说:“我今天早上搬家,搬完家后没什么事情可做,就提前过来了一会儿。”

林月婵对高翠兰搬家一事并不知情,毕竟昨天高翠兰去找何雨水拿钥匙时,林月婵和其他人都与李昊在一起。

“易家嫂子,你不住在聋老太太那里了吗?那你搬到哪里去住了呢?”林月婵好奇地问道。

“林老板,您别再叫我嫂子啦,首接叫我翠兰就好。我现在搬到何家去住了。”

高翠兰回答道,“聋老太太年纪大了,休息得早,我在这上班,回去晚了的话,可就进不去家门啦。”

林月婵听到高翠兰说搬到了何家去住,心中不禁一动。

她觉得这样的安排确实不错,毕竟何雨水现在就住在自己家,平时也很少回去,何家正好有空房子可以让人住,而且还能顺便赚取一份房租,这对高翠兰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好啊,那以后我就叫你翠兰姐啦。”林月婵笑着说道,“搬过去住确实挺好的,这样你以后就自由多啦。”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杨瑞华突然走进了店里。她听到了林月婵和高翠兰的对话,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杨瑞华怎么也没想到,仅仅一晚上没见,高翠兰竟然就搬家了。

由于她住在前院,对后院和中院发生的事情并不知晓,自然也不知道昨晚聋老太太把高翠兰锁在门外的事情。

“翠兰姐,你怎么搬到何家去了呀?”杨瑞华连忙问道,“要是你不想住在聋老太太那里,住我家也行啊。

反正咱们俩一起上班,时间点都一样,也方便些。”

高翠兰看到杨瑞华,微笑着解释道:“瑞华来啦,我可不住你家。

你家人口那么多,房子就这么几间,我过去住不太合适呢。”

杨瑞华其实并没有深思熟虑过这件事情,他脑海里单纯地认为,如果高翠兰能够住在自己家里,那么他们家肯定能够从高翠兰身上捞到一些好处。

这种想法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杨瑞华长期与阎埠贵共同生活,受到了阎埠贵那种喜欢占小便宜的习惯影响。

然而,当高翠兰提到自己家可能住不下时,杨瑞华稍加思考便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毕竟,他们家的人口众多,如果高翠兰真的搬过来住,恐怕他和阎埠贵都不得不分开睡了。

“我也就是随口那么一说,翠兰姐你能找到合适的地方住就好。”

杨瑞华连忙解释道,“何家确实挺不错的,平时雨水也不住这里,柱子也不经常回来。”

“嗯,确实挺好的,我昨晚在何家睡得特别舒服。”高翠兰笑着回答道。

“啊?翠兰姐,你昨晚就己经住在何家啦?”杨瑞华惊讶地问道。

“是啊,昨晚聋老太太把门锁上了,要不是我找雨水拿了钥匙,昨晚恐怕就得在外边挨冻喽!”高翠兰心有余悸地说道。

昨晚在外边冻了半个多小时,要不是住进何家,就算不冻死,也得冻的生病。

杨瑞华不知道聋老太太为什么这么做,不过这是高翠兰和聋老太太之间的事儿,她也并没有打算多管闲事,就当是闲着聊天了。

说完这件事儿后,林月婵也开始说了今天的安排。

“以后翠兰姐还是和我还有月娟学炒菜,瑞华姐以后跟着我学面点和早餐的制作。

咱们饭店以后有打算增加早餐的想法,所以提前做准备。”林月婵微笑着对大家说道。

杨瑞华听后,心里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她知道这是老板的决定,而且也是为了饭店的发展考虑。

毕竟,学会一门新的手艺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提升。

“老板,我以后如果负责早餐的话,应该几点上班几点下班呢?”杨瑞华问道。

林月婵想了想,回答道:“瑞华姐,如果你负责早餐的话,恐怕要凌晨两三点就要来店里开始做准备工作了。

不过,你的上班时长不变,现在上班几个小时,到时候还是几个小时。”

杨瑞华听了林月婵的话,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气。

虽然凌晨两三点起床确实有点早,但想到下班也会早一些,而且还能多学一门手艺,她觉得这样的安排似乎还不错。

“好的,老板,我明白了。”杨瑞华点了点头,表示接受这个安排。

林月婵和高翠兰、杨瑞华先把馒头蒸上,米饭焖上,然后就开始教两人炒菜。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每天生意依旧很火爆。

高翠兰和杨瑞华因为是家庭主妇,学习东西也很快,现在己经可以完全自己上手操作,做出来的菜也都很不错。

饭店里又陆续招来其它大院里的两个人,一个人以后负责配合杨瑞华做早点生意,一个人负责配合高翠兰负责午餐和晚餐。

徐慧珍她们也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去筹备分店的事情。

随着饭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以后也肯定会招聘更多的员工,不过因为新来的员工需要培训,所以也只能循序渐进。

持续一周生意这么好,高翠兰和杨瑞华也都付出了很多,所以这周徐慧珍领头,要举办一场庆功宴。

员工现在也有了西个,所以还是值得庆祝一下的。

庆祝的话必须要有酒,李家的大众饭店从来都不缺酒,毕竟和和小酒馆也融合了的。

有徐慧珍这个能喝的带头,大家多多少少都喝了一些酒。

冬天喝点儿白酒,吃火锅,浑身暖暖的,因为都住在附近,走几步就能到家,所以每个人都喝到微醺,这才散场,各回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