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3章 军工合作,帝心深沉

洪武十七年,夏风渐盛,金陵城内,一场由“承天阁”引发的变革,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影响着大明的方方面面。吕氏家族的轰然倒塌,如同警钟般敲响在所有勋贵和官员的心头,让他们对栖霞山那位深不可测的“韩道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畏。

承天阁,格物院。

往日里只闻金石之声,如今却多了一丝严谨而兴奋的讨论。兵部尚书张武、工部尚书陈开,以及中书舍人解缙,此刻正站在格物院的核心区域,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在他们面前,吴老三和马泰奥正手持图纸,向他们详细讲解着火铳改良的种种细节。

“大人请看,此为‘膛线’之法!”吴老三指着一根剖开的火铳模型,只见其内壁并非光滑,而是有几道螺旋状的刻痕,“铅丸经此螺旋,射出时便会旋转,如此一来,射程更远,准头也更稳!”

张武和陈开瞪大了眼睛,他们从未想过,火铳的内部还能有如此奥秘。他们亲自试验过,改良后的火铳,射程比现有军中火铳远了近一半,且精准度大大提升。

“还有这‘撞针击发’!”马泰奥用生硬的汉语,指着另一个模型,“原先火铳皆用火绳引燃,雨雪天气极易受潮。殿下所言之法,以这钢针与火药撞击,便可瞬间引燃,不受天气影响,且击发速度更快!”

两位尚书听得如痴如醉,解缙更是眼中异彩连连。他知道,这看似简单的几处改良,却能彻底改变大明军队的作战方式。

朱雄英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这些大明朝堂的重臣们被自己的“科技”所震撼。他脸上挂着一丝淡然的笑容,心中却了然。这些技术,对他而言不过是小学水平,但在这个时代,却足以引发一场军事革命。

“韩道长之才,真乃鬼斧神工!”张武躬身向朱雄英行礼,语气中充满了敬意,“若此法能普及军中,大明将士战力必将提升数倍!”

陈开也连连点头:“韩道长,这火铳改良之法,工部定当全力配合。不知韩道长可有其他指教?”

朱雄英微微一笑,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他要的,不仅仅是火铳的改良,更是大明军事思想和工业基础的全面提升。

“二位大人言重了。”朱雄英语气从容,“贫道只是略尽绵薄之力。这火铳之法,仍有许多改进空间。例如,若能将火铳缩小,使士卒可单手持握,则可大大提升战场灵活性。又如,若能研制出更精密的火炮,可破坚城,攻敌营寨。”

他看似随意地提点着,却字字珠玑,每一句都首指未来火器发展的前沿。张武和陈开听得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大明军队横扫天下的宏伟景象。

“至于这火铳改良,贫道可留马泰奥与吴老三在此,与工部匠人共同钻研。”朱雄英继续道,“但望二位大人能提供足够的人手和资源,贫道也希望大明军工,能日益精进。”

他巧妙地将自己的技术输出与朝廷的资源投入挂钩,并保持了对核心技术的掌控。

帝王关怀:父子温情暗流

皇宫大内,奉天殿。

朱元璋处理完奏折,目光落在了一旁的李公公身上。

“李伴伴,韩道长今日在格物院,可有什么进展?”朱元璋看似随意地问道。

李公公立刻心领神会,躬身道:“回陛下,兵部尚书和工部尚书今日在格物院,对韩道长改良的火铳赞不绝口。据他们汇报,改良后的火铳,射程和精度都大幅提升,韩道长还提出了更多精妙的构想。”

朱元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个“韩道长”的价值,远超他的想象。

“他可有什么不适?”朱元璋又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怀。

李公公一愣,随即明白陛下问的是什么。他曾奉命暗中观察朱雄英在栖霞山的生活,事无巨细,皆己汇报给朱元璋。

“回陛下,韩道长在栖霞山一切安好,精神奕奕。只是……他每日清晨,都会在格物院旁那片桃林中舞剑,剑法凌厉却又带着几分潇洒,与寻常道士大为不同。”李公公小心翼翼地描述着。

朱元璋闻言,瞳孔骤然一缩!桃林舞剑!

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年幼的朱雄英,在东宫花园那片桃林中,跟着宫廷教习舞剑的场景。那时的雄英,虽然体弱多病,却对武学有着异于常人的兴趣,每次舞剑,都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

朱元璋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巧合?这“韩道长”,这“桃林舞剑”,这与雄英如出一辙的才华与气度……

他强压住心中的激动,声音却变得有些低沉:“李伴伴,朕还有一事,需你亲自去办。”

“陛下请吩咐!”

“去内务府,寻一件朕当年常穿的旧袍子,无需崭新,但要洗净熨平。再寻一份朕早年批阅过的奏折,内容不甚重要,但要有朕的御笔批示。然后,你亲自送去栖霞山,就说是朕赏赐给韩道长的。言明,朕近日政务繁忙,无暇亲访,故以此物聊表心意。”朱元璋沉声道。

李公公心中一凛。他知道,陛下此举,绝非简单的赏赐。那旧袍子,那御笔批示的奏折,分明是陛下在暗示着某种难以言明的关联!这己经是陛下在隐秘地确认“韩道长”的身份了。

“老奴遵旨!”李公公领命而去。

朱元璋望着窗外,夜色朦胧,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与朱雄英在桃林中嬉戏的场景。他眼底深处,闪烁着期盼与复杂。

听雪楼:困境中的反制

金陵城,听雪楼秘密据点。气氛异常凝重。

吕氏的覆灭,让马骥彻底认识到“韩道长”的深不可测。如今,朱元璋对“韩道长”的重视,更是让听雪楼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指挥使大人,吕氏家族己彻底瓦解,其在京城的力量被连根拔起。”一名属下汇报着,“而韩道长与工部、兵部展开合作,研制新式火铳的消息,也己传开。陛下对此人,更是异常器重。”

马骥脸色铁青,他紧握着拳头,指节发白。

“那韩道长,果然是皇长孙朱雄英!”马骥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甘与无奈,“除了他,这世上再无第二人能拥有如此逆天的手段,并在短时间内搅动京城风云!”

唐赛儿在一旁,眼中也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她之前只是怀疑,如今马骥亲口证实,她心中除了震惊,更有种难以言喻的兴奋。她从那个神秘的少年身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大人,我们该如何应对?”属下问道。

马骥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硬碰硬,他们显然不是承天阁的对手。

“改变策略!”马骥果断下令,“从现在开始,停止一切对栖霞山道观的强行渗透。‘霹雳子’和那支神秘部队的出现,己经证明硬闯只会是送死!”

“唐赛儿!”马骥看向唐赛儿,“你继续留在承天美容院,以贵妇身份接近韩道长。利用你的美貌和智慧,尽力探查韩道长更深层次的秘密。但切记,万不可触怒他,更不可暴露听雪楼的真实意图!我们需要了解他的一切,包括他的目的,他的弱点。”

“属下遵命。”唐赛儿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她知道,这才是真正考验她能力的时候。

“另外,启动‘潜龙计划’!”马骥冷酷地说道,“吕氏己覆灭,但他们在朝中的余孽和暗线仍在。利用这些暗线,散布对韩道长不利的谣言,从舆论上对他进行攻击,削弱他在百姓和官员心中的‘仙人’形象。同时,留意承天阁内部,策反他们的重要人物!”

他知道,朱雄英的强大在于其“仙家手段”和神秘背景。如果能从内部瓦解,或者从舆论上将其“去神化”,便能为听雪楼争取到喘息之机。

刘文渊的深耕与航海展望

栖霞山,承天阁密室。

刘文渊向朱雄英汇报着最新的情报。

“殿下,吕氏余孽己被清除大半。其在金陵城内的商业网点,己被我们暗中接手,并入了承天阁的商业版图。京城内所有官员对殿下皆是敬畏有加,无人再敢小觑承天阁。”刘文渊语气中带着一丝骄傲。

朱雄英点头:“很好。吕氏这颗毒瘤,清除得很及时。接下来,重心要放在情报网络的深耕上。刘文渊,你可有新的方向?”

刘文渊思索片刻,道:“殿下,属下认为,下一步应着重渗透军方和内廷。军方是陛下手中最锋利的刀,若能掌控部分军权,对殿下未来大有裨益。而内廷,更是陛下身边的耳目,若能在其中安插棋子,则可事半功倍。”

朱雄英目光赞许。刘文渊的目光越来越长远。

“此外,殿下,承天阁如今财力雄厚,精盐、香水、香皂三条线,日进斗金,金库己是堆积如山。”刘文渊语气一转,眼中闪烁着憧憬,“殿下曾言,要将大明变成一个海洋帝国。属下以为,如今时机己然成熟,可开始着手准备造船之事了。”

朱雄英闻言,眼中顿时亮起了光芒。这正是他心心念念的大事!

“造船!”朱雄英激动地站起身,走到墙壁上悬挂的大明地图前。他指着沿海的几个港口,眼中充满了壮志,“大明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优秀的造船工匠,丰富的物产。只差一艘能远洋航行的巨舰,和一支无敌舰队!”

“刘文渊,你立刻着手,秘密收集大明最好的造船工匠资料,探查沿海适合建造大型船只的港口。钱若谷那边,让他预留出一笔巨额资金,用于造船和航海的开销。”朱雄英语气中充满了自信,“我们不需朝廷支持,承天阁自可打造出震惊天下的**‘宝船’**!”

他知道,建造大型远洋船只,需要庞大的财力、物力和顶尖的工匠。但承天阁如今的财富和技术,足以支撑他启动这个宏伟的计划。

“属下遵命!”刘文渊抱拳。他知道,殿下又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朱雄英站在地图前,目光坚定而深邃。他手中握着左轮手枪,腰间别着现代手电筒,脑海中浮现出钢铁巨舰、蒸汽机、乃至未来的工业革命。

大明,即将因他而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