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1章 暗涌之山,生机与危局

栖霞山深处的这个山洞,在度过了喂下炭末后的第一个夜晚后,并未迎来什么奇迹。晨光再次透过洞口狭小的缝隙,投下斑驳的光影,照亮了洞内的湿冷和简陋。朱雄英依然躺在那里,面色苍白,呼吸微弱,看起来和昨天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那剂用尽他所有力气才艰难传达,又由张月英冒着危险制成的炭末,如同泥牛入海,没有掀起任何肉眼可见的波澜。

张月英守在他身边,一夜未眠。疲惫像潮水般反复袭来,但她不敢闭眼。她仔细观察着朱雄英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肤色是否有缓解,呼吸是否平稳,身体是否有自主的动作。然而,除了脉搏依然顽强地跳动着,一切似乎都停滞不前。心中的希望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那种无力感让她感到一阵刺痛。

她知道,解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特别是面对这种连宫中太医都束手无策的奇毒。殿下那句关于“吸附”的指导,也许仅仅是漫长解毒过程的第一步,甚至只是一个方向的尝试。但内心的焦虑依然难以抑制,每一分每一秒的没有进展,都像是在提醒她时间的宝贵和危险的临近。

山洞里的空气冰冷潮湿,长时间待在这里,即使是张月英也感到关节隐隐作痛。她需要生火,需要食物,需要更充足的水源。更重要的是,她需要再次外出,去山林中寻找朱雄英所说的,那些拥有“奇异特征”的药材,那是解除毒素的根本。

在确保朱雄英状态相对稳定后,张月英轻轻将他重新安顿好。她再次检查洞口的伪装,确保从外面看不出任何异常。然后,她拿起匕首和水囊,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疲惫和焦虑,钻出了山洞。

栖霞山的白天,比夜间更加生机勃勃,也更加危险。阳光虽然明亮,但层层叠叠的树冠遮挡了大半,山林深处依然光影斑驳,视线受限。鸟儿的鸣唱此起彼伏,昆虫在草丛中嗡嗡作响,偶尔能听到远处野兽的嘶吼。张月英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仅要防备山林本身的危险,更要警惕可能出现的任何人——无论是官府的追兵,还是山中的猎户、樵夫,甚至是潜在的敌人。

她首先需要找到生火的材料。火不仅能取暖、煮食,还能用来烧制更多的炭末,甚至在必要时作为防御手段。但生火的风险是巨大的,烟雾是最容易暴露她们藏身之地的信号。她必须找到一个极其隐蔽、不易被发现的地方进行。

她在山林中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凭借着江湖经验,辨识着不同植物的用途。她寻找干燥的易燃物作为引火,寻找质地坚硬的木材用于炭化,也寻找能够用来遮挡烟雾的地形。山林很大,也很复杂,每一步都充满未知。

寻找食物同样耗费精力和时间。朱雄英身体虚弱,需要补充营养,特别是肉食来恢复体力。张月英需要在山林中设置陷阱,或者寻找野果、野菜。但山林中的猎物并不容易捕捉,可食用的植物也需要仔细辨识,一旦误食有毒植物,后果不堪设想。

她设下了几个简单的陷阱,然后开始寻找野果野菜。她在山林间穿梭,目光在地面和植物间仔细搜寻,辨识着不同植物的形态、颜色和气味。她脑海中回响着朱雄英昨夜艰难描述的关于“奇异特征”草药的片段——阴暗潮湿处、墨绿色叶片、紫色斑点、特殊气味……这些模糊的描述,如同大海捞针,让她感到无从下手。

她找到了一些勉强可以食用的野菜和野果,将它们小心地放入怀中。她知道,这些食物提供的能量微不足道,远远不足以支撑她和朱雄英长期的生存,更不足以帮助朱雄英恢复健康。她需要捕猎。

她在山林中潜行,试图追踪小动物的踪迹。这是一项耗费耐心的工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悄无声息的行动。她看到了野兔、山鸡、松鼠的踪迹,但它们异常警惕,稍有风吹草动便迅速逃离。

就在她潜行追踪一只野鸡时,一声轻微的、不寻常的声响引起了她的警觉!那不是风声,也不是动物发出的声音,更像是人类的脚步声,而且带着一种刻意的轻微!

张月英的心脏猛地一缩!她立刻停止动作,身体压低,藏身在最密集的灌木丛下,几乎将自己融入了泥土和枝叶之中。她握紧了匕首,全身肌肉绷紧,呼吸也变得极为浅慢。

脚步声越来越近,听起来是单个人,行动非常谨慎,似乎也在刻意隐藏行踪。张月英看不清对方,只能凭借声音判断他的位置和行动方向。那脚步声在她附近徘徊了一会儿,仿佛在搜寻着什么。

是追兵?还是山中的其他人?无论是哪一种,都对她们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张月英脑海中飞快地转动着念头,思考着应对之策。如果被发现,她能打赢对方吗?她能带着虚弱的殿下逃走吗?一旦暴露,她们将前功尽弃!

那脚步声在她藏身处不远处停留了片刻,张月英甚至能感受到对方的气息,压抑而警惕。她紧张到了极点,汗水湿透了她的衣服。她做好了随时暴起反击的准备。

然而,那脚步声最终并没有靠近她的藏身之处,而是在徘徊片刻后,渐渐向山林深处远去,最终消失在了寂静之中。

张月英又等了许久,首到确定周围完全没有动静后,才缓缓地松了一口气。身体如同虚脱一般下来,冷汗湿透了她的里衣。刚才的惊险,比在皇宫中进行调包更加令人恐惧,因为一旦失败,她和朱雄英都将万劫不复。

她没有时间恢复。这次遭遇提醒着她,这片山林并不安全,随时可能有人闯入。她必须尽快完成任务返回洞穴。

她继续寻找木材进行炭化,寻找食物。在经历刚才的惊吓后,她变得更加小心谨慎。她找到了一些可以食用的野果,也成功地用陷阱捕捉到了一只小野兔。虽然不够丰盛,但这己经是不错的收获。

天色渐渐西沉,山林中的光线迅速变暗。张月英知道她必须返回了。她收集了足够的木炭(虽然离殿下需要的量还差得很远,但足够进行几次尝试了),食物和水囊也装满了。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身心都己达到极限,每一次迈步都带来肌肉的剧痛。

她沿着原路返回,小心翼翼地避开可能暴露行踪的地方。当她终于回到那个隐蔽的山坳,找到她小心伪装过的洞口时,心中涌起一股回家的感觉。虽然这个家简陋得不像样,但里面有她誓死守护的人。

她拨开藤蔓,钻了进去。洞内依然昏暗,她拿出火折子点燃了一点枯叶,借着微弱的火光,看到了躺在那里、依然处于半昏迷状态的朱雄英。他的脸色依然苍白,呼吸依然微弱。她心中涌起强烈的守护欲和心疼。

她将水囊、食物和用布包裹的炭块放在一旁。然后,她拿出两块光滑的石头,开始将炭块放在其中一块石头上,用另一块小心地研磨成细末。炭块比想象中要坚硬,研磨起来费力,发出细微的摩擦声,像是在研磨她的希望和决心。她一遍又一遍地研磨着,首到得到一小堆细密的黑色粉末。这是殿下说的“能吸附毒物”的炭末,是她们抗击奇毒的第一件武器。

她小心地将一小撮炭末混入泉水中,调制成黑色的混悬液。然后,她轻轻扶起朱雄英,用勺子(用树枝和叶子临时制作的)小心地将炭末混悬液喂给他。殿下己经半昏迷,吞咽困难,张月英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一点点地将炭末水喂入他的口中,确保他能够咽下,而不是呛到。她能感受到他身体的冰冷和僵硬,心中充满了担忧,但手上的动作却格外稳当。

这个过程耗费了她不少力气和时间。喂完炭末水后,张月英将他重新安顿好。她坐在他身边,静静地观察着他的反应。山洞里很安静,只能听到她和朱雄英微弱的呼吸声,以及洞外遥远传来的一些夜间虫鸣。

她不知道炭末是否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知道这是否是正确的方向。她对殿下脑子里那些奇异的知识充满敬畏和信任,但作为医官,她也深知治病救人的艰难和不确定性。但她至少做了些什么,她们不再只是被动地等待死亡。她遵照殿下的指示,迈出了抗击毒素、争取生机的第一步。

疲惫如同潮水般再次袭来,她的眼皮再也支撑不住。但她强迫自己保持最后的警惕。她靠在岩壁上,怀中抱着那份沉重的希望,耳朵倾听着洞外的任何一丝动静。她知道,今夜或许会像昨夜一样,在忐忑和煎熬中度过。

栖霞山的夜色完全笼罩了这座山林,隐藏了所有的危险和秘密。在远离金陵繁华的深山中,张月英和朱雄英,这对特殊的组合,正在用他们独特的方式,与命运进行着抗争。白天寻找生机和希望,夜晚守护着脆弱的生命。他们的故事,在黑暗中,在寂静里,在每一次艰难的呼吸和心跳中,顽强地继续着。

炭火炼制的希望,在山洞中静静地燃烧,虽然微弱,但却真实地存在着。而明天,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新的挑战和未知的未来。山林的危险,毒素的顽固,食物的匮乏,以及来自外界可能越来越近的威胁,都像巨大的阴影笼罩在她们头顶。但只要朱雄英还活着,她们就还有希望。而这份希望,就是支撑张月英继续前行的唯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