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梅花开得正盛,栊翠庵的晨钟惊起几缕暗香。妙玉在佛堂前清扫残雪,忽见菩提树上飘落的不是寻常花瓣,而是一片片刻着梵文的金箔。金箔在雪地上自行排列,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六芒星阵,阵眼处赫然映出东海波涛翻涌的异象。她心头一紧,匆匆将消息传至贾府。
同一日,宝玉正在书房临摹《兰亭集序》,砚台中的墨汁突然沸腾,凝结成半透明的蛟龙虚影,朝着西南方向游走。黛玉见他神色有异,顺着虚影望去,只见远处天空中隐约浮现出与当年混沌旋涡相似的暗纹。"这绝不是寻常异象。"宝玉放下毛笔,通灵宝玉的残屑在怀中微微发烫。
探春在宫中批阅奏折时,收到了来自沿海各州的加急文书。泛黄的纸页上,各地官员用朱砂标注着同样的怪事:渔民出海时,常听见深海传来远古巨兽的嘶吼;退潮后的沙滩上,出现了不属于任何己知生物的巨大脚印;更有甚者,有人目睹海底升起散发幽蓝光芒的宫殿。
消息很快传遍贾府。史湘云风风火火地赶来,腰间还别着未喝完的酒葫芦:"怕什么!当年连混沌都收拾了,还能被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吓住?"她的话音未落,天空突然降下一场罕见的赤雪,雪花落在地上便化作血色水珠,腐蚀出一个个焦黑的坑洞。
为探寻真相,众人再次分头行动。探春与北静王前往钦天监,试图从历代天象记录中寻找线索;妙玉带着星澜前往东海,准备探查海底异动;宝玉、黛玉则留在京城,研究太虚幻境的古籍。临行前,宝玉将女娲心灯的残片交给妙玉:"此物或许能派上用场。"
妙玉与星澜乘船抵达东海时,海面上正笼罩着一层诡异的黑雾。船只在雾中迷失方向,突然,水下传来巨大的冲击力,整艘船剧烈摇晃。星澜急忙取出守星使的玉簪,玉簪发出星光,驱散了部分黑雾。众人这才看清,海面上漂浮着无数巨大的水母,它们通体透明,体内却囚禁着人类的魂魄。
"这是东海古族的'噬魂水母'。"妙玉神色凝重,"传说只有在混沌复苏时才会出现。"话音未落,海底传来一声巨响,一座布满海藻与珊瑚的宫殿缓缓升起。宫殿大门上,雕刻着与补天石髓封印相似的纹路,但纹路中却渗出黑色的粘液。
与此同时,探春在钦天监的故纸堆中,发现了一卷残破的《海皇纪》。泛黄的竹简上记载着:上古时期,除了女娲补天,还有一位海皇曾用神秘力量镇压海底混沌。但海皇在某次大战后失踪,他的宫殿也随之沉入海底。如今宫殿重现,恐怕与海底封印松动有关。
宝玉和黛玉在太虚幻境中,发现"薄命司"的墙壁上出现了新的预言画。画面中,汹涌的海水淹没了京城,众人在惊涛骇浪中奋力抵抗。更令人心惊的是,画中出现了一个手持三叉戟的神秘人,他的面容模糊不清,却散发着比当年黑袍人更强大的威压。
东海这边,妙玉等人强行闯入海底宫殿。宫殿内,烛台燃烧着幽绿色的火焰,照亮了墙壁上的壁画。壁画描绘了海皇与混沌生物大战的场景,最后一幅画中,海皇将自己的心脏挖出,化作封印镇压混沌。"原来海皇以命为祭。"星澜喃喃道,"但如今封印松动,难道是..."
她的话未说完,宫殿深处传来沉重的脚步声。一个身着深海玄鳞甲的身影缓缓走来,他手中的三叉戟所到之处,海水为之沸腾。"外来者,谁准你们踏入海皇禁地?"神秘人的声音如同滚滚雷鸣,震得众人耳膜生疼。
妙玉举起女娲心灯残片,光芒与神秘人身上的鳞片产生共鸣。神秘人微微一怔,缓缓摘下头盔——那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眼中却透着千年的孤寂与沧桑。"你们为何会有女娲的信物?"他盯着心灯残片,"难道补天石髓...也己现世?"
不等众人回答,宫殿突然剧烈震动,无数混沌生物从西面八方涌来。神秘人握紧三叉戟,冷声道:"跟紧我。若想阻止海底混沌复苏,就先帮我守住祭坛!"宝玉等人对视一眼,握紧手中的武器,再次踏入这场未知的战斗。而在他们身后,京城的天空中,乌云正在悄然聚集,一场更大的危机,即将席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