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岛屿腹地,荒芜的沙砾间忽现雾气蒸腾,三扇刻满狰狞兽面的青铜巨门拔地而起。宝玉上前抚摸门纹,指尖触及的瞬间,幻象如潮水般涌来——贾府再度陷入火海,亲人们在烈焰中向他伸手求救。"这是第一道考验,勇气之劫。"妙玉话音未落,左侧巨门轰然洞开,无数手持长矛的虚影蜂拥而出,矛尖泛着幽蓝的毒光。
史湘云怒吼着冲上前,长枪如银龙出海,却发现虚影被击碎后又迅速重组。探春挥剑劈开浓雾,在剑光交错间瞥见虚影眼中闪烁的哀伤:"它们并非恶灵,而是被困在此地的亡魂!"她急中生智,将玄铁剑插入地面,高声诵念贾府历代先祖的名号。奇迹般地,虚影们放下武器,化作点点星光消散,青铜门上的兽面裂开笑容,露出通往第二关的阶梯。
盘旋的阶梯尽头,第二道门前悬浮着无数旋转的青铜齿轮,每块齿轮上都刻着晦涩的卦象。黛玉轻抚齿轮,忽觉指尖传来冰凉触感,齿轮竟开始自动拼接,组成一幅残缺的河图洛书。"这是智慧之劫,需以卦象推演生路。"妙玉取出罗盘对照星位,却见罗盘指针疯狂旋转。宝玉突然想起补天遗卷中的星图,咬破指尖在齿轮上画出古老符号,齿轮顿时发出轰鸣,组成完整的八卦阵图,第二道门缓缓开启。
门内是一片无垠的雪原,寒风裹挟着细雪呼啸而过,远处传来阵阵啜泣。一个身着素白襦裙的女子踽踽独行,正是黛玉的幻象。"你救不了任何人,何必徒增痛苦?"幻象伸手触碰她的脸颊,"不如随我永眠于此。"黛玉后退半步,颤抖着握紧腰间的锦囊——那里面装着宝玉所赠的旧帕。"我的命不由天定。"她抽出玉箫吹奏,风雪中竟浮现出贾府众人并肩作战的画面,幻象在乐声中化作冰晶碎裂,第三道门前浮现出一行血字:"破此劫者,可见本心。"
当众人推开最后一道门,中央祭坛上,七座青铜鼎环绕着散发柔光的玉台,鼎中分别跳跃着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火焰,正是三魂七魄的具象化形态。然而,祭坛西角矗立着黑袍石像,手中捧着刻满咒文的石碑——正是当年先帝炼制的邪物,"九幽镇魂碑"。
"小心!这些石碑会吞噬魂魄!"妙玉话音未落,石碑突然发出刺耳的尖啸,地面裂开缝隙,无数锁链缠住众人脚踝。宝玉奋力挣脱,冲向玉台,却见石心碎片突然从他怀中飞出,与祭坛产生共鸣。刹那间,天空裂开缝隙,完整的女娲石心缓缓降落,却被九幽镇魂碑的黑气包裹,渐渐染上邪意。
黑袍人的身影在黑气中凝聚,这次竟分裂成三个不同面貌——先帝的面容、北静王幼弟的轮廓,以及一个完全陌生的老者。"愚蠢的蝼蚁,石心本就该属于混沌!"三个声音同时响起,祭坛剧烈震动,三魂七魄的火焰开始熄灭。黛玉急中生智,将自身灵力注入玉箫,吹奏出太虚幻境的神曲;探春挥剑斩断镇魂碑的锁链,史湘云则用长枪挑起青铜鼎,将火焰引向石心。
宝玉望着石心表面的裂痕,突然想起补天遗卷最后的批注:"补天之法,非神力可为,乃人心凝聚。"他张开双臂,将众人的灵力汇聚于掌心:"我们守护的不是石心,而是这世间的情义!"光芒大盛,十二金钗的命魂虚影浮现空中,与石心产生共鸣。黑袍人的分身发出凄厉惨叫,九幽镇魂碑轰然倒塌,化作尘埃。
石心恢复纯净,散发出柔和的光芒,修补了天空的裂痕。岛屿开始震动,太虚守护者的身影出现在云端:"你们通过了试炼,不周秘境的入口即将显现。"她抬手一挥,海面升起一座由星光凝成的桥梁,桥的尽头,云雾缭绕的不周山若隐若现。
然而,当众人准备踏上桥梁时,石心突然剧烈震颤,一道黑影从石心深处窜出,首扑黛玉。宝玉毫不犹豫地挡在她身前,黑影穿透他的胸口,却在触及通灵宝玉残痕时发出惨叫,消散在空中。"小心,石心虽净,但混沌余孽未除。"太虚守护者神色凝重,"前方的不周秘境,才是真正的决战之地。"
暮色渐浓,众人站在星桥前,身后是逐渐沉没的神秘岛屿,前方是未知的险境。探春握紧玄铁剑,剑身泛起微光;妙玉轻抚佛珠,佛偈声在风中回荡;宝玉与黛玉十指相扣,眼神坚定。而在他们脚下,星桥的光芒正缓缓延伸,通向那座承载着天地命运的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