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3章 幻境迷踪揭宿缘 烽烟骤起乱乾坤

京城的晨雾如薄纱笼罩贾府,却掩不住众人眼底的惶惑。宝玉握着渐渐黯淡的通灵宝玉,指尖残留着昨夜太虚幻境的寒意;探春着玄铁剑上的符文,剑刃映出她紧锁的眉峰。忽有小厮来报,西山废庙方向腾起诡异黑雾,似有无数冤魂在雾中哀嚎。

"定是有人在破解太虚幻境的封印!"妙玉匆匆赶来,道袍沾染着露水,"太虚幻境乃女娲补天时所留的幻境中枢,若被心怀不轨之人掌控......"她话音未落,贾府上空突然降下金光,众人只觉天旋地转,再睁眼时,己置身于一片琼楼玉宇之中——正是太虚幻境。

雕梁画栋间,轻纱曼舞,十二手持玉箫吹奏,乐声中却透着刺骨寒意。警幻仙姑现身云端,手中《金陵十二钗》画册无风自动:"诸位既己入局,便该知晓前因后果。"画册翻开,第一页竟是贾府始祖与女娲使者的契约:"贾家世代守护幻境,换得百年昌盛。"

"可如今封印松动,"警幻仙姑指尖划过画中破碎的玉锁,"皆因有人背叛契约。当年先帝为夺秘卷,暗中勾结西域邪修,妄图用昆仑之力重塑幻境,将天下纳入掌控。"画面一转,显现出先帝在密室中以活人献祭的场景,而协助之人,赫然是当今圣上的乳母。

黛玉望着画中自己泪尽而亡的结局,浑身颤抖:"难道...我们的命运早己注定?"警幻仙姑叹道:"命数可改,却难违天道。如今幻境核心的'离恨天石'被盗,唯有集齐十二金钗的命魂碎片,方能修补。"说罢,玉箫轻挥,众人被卷入不同的幻境之中。

宝玉落入一片火海,西周皆是贾府被焚的惨状。焦黑的梁柱间,宝琴的声音幽幽传来:"宝哥哥,还记得那年雪中联诗吗?"幻影中,宝琴将通灵宝玉放入他掌心,玉中浮现出一串神秘符文。而在另一处幻境,探春被困于朝堂之上,满朝文武化作白骨,圣上的龙椅上坐着的,竟是周太监的虚影。

史湘云则置身于血腥战场,漕帮兄弟的尸体堆积如山。一个蒙面人摘下头巾——竟是她失踪多年的未婚夫卫若兰:"云妹妹,这一切都是皇家的阴谋!"他递来一枚虎符,背面刻着与太虚幻境相同的图腾。妙玉的幻境最为凶险,她被无数怨灵缠绕,千钧一发之际,一道佛光从天而降,竟是五台山那位老尼的法相。

当众人在幻境中历经生死时,现实世界己风云突变。打着"清君侧"旗号的神秘军队包围京城,领头的将军自称"天命之子",手中握着散发幽光的离恨天石。新皇失踪后,朝中大臣分成两派,一派拥立失踪的圣上,一派则推举北静王的幼弟继位。

贾府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忠顺王府残余势力勾结江湖帮派,趁夜偷袭贾府;而朝廷军队也以"私通乱党"为由,要求贾府交出太虚幻境的秘密。李纨带着巧姐躲进地窖,听着地面上传来的厮杀声,将鸳鸯剑紧紧护在胸前;贾琏率领家丁拼死抵抗,身上伤痕累累却不肯退缩。

妙玉从幻境中苏醒,浑身是血地冲进议事厅:"快!按十二地支方位布阵!"她咬破指尖,以血为墨在地上画出结界。史湘云挥舞长枪守住正门,枪缨染成猩红;探春则带着心腹潜入敌军后方,试图寻找离恨天石的下落。

激战正酣时,宝玉突然顿悟幻境中的符文奥秘。他高举通灵宝玉,大喊:"以命魂为引,破!"宝玉的声音在幻境与现实中同时响起,十二金钗的命魂碎片化作流光汇聚,在贾府上空形成巨大的女娲法相。离恨天石的持有者被金光笼罩,痛苦哀嚎中,石头坠落在地,裂成两半。

危机暂时解除,但太虚幻境的封印仍未完全修复。警幻仙姑的声音在众人耳畔响起:"虽解一时之困,然因果未消。那盗取离恨天石之人仍在暗处,而贾府与皇家的羁绊,也远未结束......"

硝烟散尽,贾府满地狼藉。宝玉看着手中彻底失去光泽的通灵宝玉,喃喃道:"原来我们不过是这棋局中的棋子。"探春望着天边的残阳,握紧剑柄:"即便为棋,也要做执棋之人。"远处,西山废庙的黑雾愈发浓重,隐隐传来锁链断裂的声响,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