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1章 金銮殿上辨忠奸 贾府门前定乾坤

暴雨如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水流成瀑,金銮殿前的汉白玉阶满是积水,倒映着摇曳的宫灯。北静王与探春等人身披蓑衣,剑未离鞘,踏着积水步入殿中。殿内,圣上高坐龙椅,神色阴沉,两侧站满了手持戈戟的侍卫,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

“逆臣贼子,见朕为何不跪?”圣上猛地拍案,震得龙案上的奏章纷飞。北静王却挺首脊梁,从怀中取出先帝遗诏,高声道:“陛下,这才是正统!当年您篡改诏书,勾结忠顺王府,纵容甄家为非作歹,如今又想借秘卷之事铲除异己!”

话音未落,支持圣上的大臣们纷纷出列弹劾。“陛下,北静王一派胡言,分明是想谋朝篡位!”“贾府与江湖匪类勾结,罪不可赦!”一时间,朝堂上争吵声、怒斥声此起彼伏,乱作一团。

探春见状,上前一步,展开一卷密密麻麻的账本:“诸位大人,这是忠顺王府与宫中往来的账目,上面清楚记录着他们如何贪污受贿、陷害忠良。还有这些——”她又拿出一叠书信,“是甄家余孽与朝中官员的通信,足以证明陛下与他们的勾结!”

圣上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镇定:“这些不过是伪造之物,朕岂会做此等事?来人,将这些乱臣贼子拿下!”随着他一声令下,侍卫们蜂拥而上。北静王挥剑挡在众人身前,大喝:“谁敢动!”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监被人搀扶着走进来,正是当年伺候先帝的贴身太监。他颤颤巍巍地走到龙椅前,老泪纵横:“老奴...老奴有话要说。当年先帝驾崩前,确实留下遗诏,传位于北静王之父。只是...只是陛下派人篡改了诏书,还将知晓真相的人尽数灭口。老奴侥幸逃脱,隐姓埋名至今,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说出真相!”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支持圣上的大臣们面面相觑,神色惶恐;而北静王一派的人则面露喜色。圣上脸色铁青,指着老太监怒吼:“你...你这老匹夫,竟敢污蔑朕!”

北静王趁机说道:“陛下,事到如今,您还有何话说?还不速速退位,以谢天下!”圣上看着西周众人的目光,知道大势己去,突然拔出腰间佩剑,指向北静王:“想让朕退位,除非你先杀了朕!”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殿外又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只见史湘云骑着快马,浑身湿透地冲进殿中:“不好了!忠顺王府余孽趁乱攻打贾府,府中老小危在旦夕!”

北静王神色一凛,对圣上说道:“今日暂且放过你,待我等击退逆贼,再来清算!”说罢,带领众人匆匆离开皇宫。

暴雨中,贾府门前早己是尸横遍野。忠顺王府的余孽们举着火把,喊着口号,疯狂地进攻着。贾府的家丁们在李纨、贾琏的带领下,拼死抵抗,但渐渐支撑不住。

“大家坚持住!王爷和探春姑娘就快回来了!”李纨挥舞着长剑,大声喊道。她的衣服早己被鲜血染红,脸上也满是伤痕,但眼神依旧坚定。

就在贾府众人快要支撑不住时,北静王等人赶到了。“杀!”北静王一声令下,众人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史湘云长枪挥舞,枪尖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探春剑走偏锋,专挑敌人的要害攻击;妙玉则在后方施展法术,用符咒困住敌人。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忠顺王府的余孽终于被全部歼灭。贾府众人看着满地的尸体,又看看彼此身上的伤痕,忍不住相拥而泣。这场持续了许久的危机,似乎终于要结束了。

然而,当众人回到皇宫时,却发现圣上己经失踪了。龙椅上只留下一封诏书,上面写着:“朕自知罪孽深重,无颜面对天下百姓,故退位让贤。北静王德才兼备,当承大统。望尔等尽心辅佐,保我江山社稷。”

北静王看着诏书,沉默良久。最终,他在众人的拥护下,登上了皇位。新皇登基后,大赦天下,严惩贪官污吏,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而贾府,也在新皇的庇佑下,重新恢复了往日的荣光。

宝玉和黛玉在经历了这一切后,终于明白了平淡日子的珍贵。他们在大观园里种满了花草,每日吟诗作对,过上了神仙眷侣般的生活。探春则协助新皇处理政务,凭借着她的聪明才智,成为了新皇的得力助手。

史湘云依旧风风火火,她带领着漕帮,在江湖上闯出了一片天地,同时也时常回到贾府,与众人把酒言欢。妙玉则回到了栊翠庵,继续过着青灯古佛的生活,但她与贾府的情谊,却永远不会改变。

贾府的大门再次敞开,迎接新的宾客,也迎来了新的故事。而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流传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诉说着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王朝的更迭,以及一段永不磨灭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