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5章 山中根据地,情报显价值

决定护送八路军指导员前往根据地后,我们的南下路线立刻发生了改变。指导员忍着伤痛,模糊地指出了方向——偏离了我们原定的南下路线,向着更深更荒凉的山区前进。他所在的根据地,是为了躲避日寇的扫荡而建在隐蔽的大山深处。

八路军幸存的几位战士也都带伤,但精神头很足,他们互相搀扶着,跟在我们身后。马大牛则主动上前,分担了搀扶指导员的任务。指导员的伤势不轻,肩膀中了一枪,失血不少,需要尽快得到救治。

我背着背包,怀揣青铜圭,青铜星盘在包里时不时散发出微弱的凉意。我的身体依然疲惫酸痛,但救人的肾上腺素加上新的使命感,让我暂时忘记了这些。我走在最前面,运用《撼龙八诀》的感知和风水知识,一边辨识方向,一边探查前方的路。在山区行进,危险无处不在,需要警惕自然的陷阱,更需要警惕可能出现的敌人。

护送的路途同样艰辛。山路崎岖难行,荆棘丛生。我们必须小心翼翼,躲避可能存在的日军残余或地方武装。指导员的伤势让我们无法快速前进,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停下来休息。

在休息的时候,我和指导员有了初步的交流。指导员名叫李强,看起来也就三十岁出头,脸上带着长期风吹日晒的痕迹,眼神却异常明亮和坚定。他表达了对我救命之恩的感激。

“同志,真是多亏了你们!如果不是你们及时出现,我们几个和这份情报,都完了!”李指导员语气真诚地说。

“不客气,都是中国人,打日本人是应该的。”我客气地回应,同时也在观察他。他虽然是指导员,但身上带着一股朴实的战士气质,没有官僚气。

李指导员也好奇地问起了我和马大牛的来历。他显然对我能在瞬间扭转战局,用不同寻常的手段击杀日寇感到惊讶。

“陈同志,你们二位……身手不凡啊!尤其是你,那个步法和手段,不像是部队里练出来的啊?”他试探地问。

我早有准备,含糊其辞地回答:“李指导员过奖了,我们就是祖上传下来的一些把式,在外面闯荡时练的,混口饭吃。”我没有提撼龙八诀,更没有提玉心、墓穴、反派这些核心秘密。

“混口饭吃?能用混口饭吃的把式,击毙日寇的参谋官,这可不是寻常的把式啊!”李指导员笑了笑,显然不完全相信我的说法,但也没有深究。他只是看着我,眼神中带着一丝欣赏和好奇。

马大牛也在旁边插话:“对啊!我们陈老大的把式可厉害了!上天入地都能行!”他吹嘘起来没边,我不得不赶紧瞪他一眼,让他收敛。

李指导员也问起了我们南下的目的。我没有提鎏金铜马和复仇,只说:“我们哥俩有重要的事要去南方办。去古楚国发源地那边。”

李指导员听了,点了点头,没有多问。他显然有自己的判断。

旅途中,八路军幸存的战士们也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尽管带伤,但没有一个掉队。他们乐观而团结,即使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也能唱起抗日的歌曲,苦中作乐。马大牛和他们很快就熟悉起来,他的搞笑担当属性在和这些朴实的战士相处时得到了发挥,经常把战士们逗得哈哈大笑。他也把背包里的干粮慷慨地分给战士们,虽然心疼钱,但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分得出的。

经过两天一夜的艰难行进,我们终于抵达了八路军的根据地。根据地隐藏在深山的一个山坳里,外围有严密的岗哨和伪装。进入根据地后,感觉像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虽然条件艰苦,但充满了生气和希望。

我们被带到了根据地的临时医疗站,李指导员和受伤的战士们立刻得到了救治。我和马大牛的伤势也得到了专业的处理和包扎,这比我们在野外自己处理要好得多。

李指导员送来的那份日军情报,立刻引起了根据地高层的高度重视。那是一个看起来五十多岁,精瘦但眼神锐利的老首长,以及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很干练的年轻参谋。他们严肃地接过情报,立刻组织人进行解读和分析。

我和马大牛被安排在根据地休整。根据地的伙食虽然简单,但能吃饱,这让马大牛非常满足。他那贪吃的本性在有饭吃的情况下,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也不像在医馆里那样拘谨,开始和根据地的战士们打成一片,吹嘘他“打鬼子”的经历(当然,是我带着他打的)。他的搞笑担当让很多战士都喜欢他。

我的伤势得到了恢复,体力和精神力也渐渐恢复了一些。这几天在根据地的休整,让我的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

在这期间,那位老首长和年轻参谋来找我谈了几次。他们首先对我和马大牛表达了感谢,感谢我们救了李指导员和情报。他们也对我的能力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陈同志,你的枪法很好,那个步法和身法更是出神入化,我们部队里最好的侦察员和武术教官也达不到你的水平啊。”年轻参谋开门见山地问。

我依然用之前的话应付,只说是祖传的把式,混口饭吃。

老首长则更加看重我的眼界和判断:“你能看出这份情报的重要性,能在战场上快速判断形势……这些都不是寻常人能做到的。你刚才说的‘古楚国发源地’,那个地方现在战况复杂……日本人、国军、还有一些别的势力都在那里活动……”

在谈话中,我得知,我救下的那份情报,确实是日军针对武汉会战新的作战计划和兵力部署,对武汉的国军防线至关重要。根据地的专家正在加紧解读并设法向上级汇报和转达给友军(国军)。这份情报的价值,比我想象的还要巨大。

老首长和年轻参谋没有强求我加入他们的部队,他们尊重我的意愿。但他们提到了我南下的需求。

“古楚国发源地,路途遥远,而且越往南越危险,”老首长说,“你和你兄弟身上虽然有本事,但孤身二人穿过战区,风险太大了。我们根据地,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帮助。”

他停顿了一下,看向我:“作为感谢,也作为对你能力的认可。我们可以派一支小分队,护送你们一段路程,首到相对安全的区域,或者将你们转交给我们在南边的可靠联络点。这样能大大提高你们的安全。”

我知道,这是我一首以来寻求的帮助。护送,安全路线,联络方式,这是花多少钱都未必能买到的保障。而且,通过他们送情报,也能确保这份重要情报能够安全送达。

我心中涌起一股感激。八路军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对抗日的决心和对友军的信任,让我非常感动。

“多谢首长,多谢各位同志,”我真诚地说,“我接受你们的帮助。”

老首长和年轻参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随即开始安排护送的细节,包括挑选战士、规划路线、准备物资等。

在根据地休养的日子,我亲眼看到了八路军战士们艰苦朴素、顽强奋斗的精神。他们缺衣少食,武器弹药缺乏,但每个人都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为民族解放而战的决心。马大牛也深受感染,他甚至提出要捐出他一部分大洋给部队买粮食,虽然我阻止了他(我们自己还需要盘缠),但这展现了他内心的善良。

李指导员的伤势恢复得也很快,他对我和马大牛非常热情,说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南方找我们。

很快,护送我们南下的小分队就组建好了。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排长带队,几名精干的战士。他们将护送我们穿过最危险的几个区域,首到将我们转交给更南边的八路军联络站。

启程的日子定下了。离开这个给了我们庇护和帮助的山中根据地,继续前往遥远的古楚国发源地。

临行前,老首长再次召见了我。

“陈同志,这份情报的最终送达,对武汉的战局非常重要,”老首长严肃地说,“我们会通过电台向友军通报,但确保情报原件的安全转达,依然需要你们的协助。护送你们的排长,知道如何将情报转交。你们本身,也是知情人,务必保证自身安全。”

我知道他话里的分量。我的个人旅程,现在与这份重要情报的命运紧密相连。

“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力。”我郑重地承诺。

告别了根据地的同志们,我和马大牛,在八路军护送小分队的带领下,再次踏上了南下的征程。

这一次,我们不再是孤身二人,我们是八路军的客人,是护送重要情报的一员。

前方,是战火更激烈的区域,是等待情报的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