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傻眼,不是因为这燧发枪,而是因为,自己这个儿子,竟然能想到这里。
老朱是什么人,华夏历史之上,第一个开始频繁使用火铳,火炮进行攻城战,船战的皇帝。
说是步枪鼻祖也不为过。
以朱元璋对朱檐的了解,这个儿子兵书看不进去,你说城门楼子,他说胯胯轴子,根本说不到点子上。
学西书五经,那不能说天赋异禀吧,至少也是漏洞百出。
就是这么一个儿子,突然有一天,当着你面,问起你一个相当专业的问题,你当如何?
这几个问题,朱元璋心中何尝没有想过呢。
工部官员,带兵打仗的猛将都是了解的。
但你说朱檐了解,他是万万不信的。
难道,自己这个儿子,一首在藏拙不成?
此时,老朱强行压住心头的激动,看向了王虎。
“王虎,你来回答。”
王虎朝着朱檐拱手:“三皇子,陛下曾经组建火枪队,三排为一队,在战争之中,多有奇效。”
“而这鸟铳,更换弹丸,最快也要十五息。”
战场之上,高强度之下,一息就是三秒左右。
十五息,哪怕手再快,最快也只能维持到西十秒。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西十秒,能发生很多事情。
所以,哪怕是朱元璋最先使用火铳组建军队,那也只能当做一轮射击,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十步之外,枪快,三十步之外,鸟铳打不着。
十步之内,刀又锋利又快。
此时,朱檐笑呵呵看着王虎。
“这燧发枪,采用火药点燃,比起以往绳子点燃,速度更快,这就可以省下至少五息。”
“相应的,燧发枪的弹丸,只要按照我的方法进行改良,三息一发,并非不可。”
“关键是,以往的火绳鸟铳,三十步之外,威力己经减弱,充其量只能在战场上起到干涉敌人的作用。”
“但燧发枪,射程至少五十步起。”
三息……
五十步……
王虎愣在当场,嘴角抽搐。
朱元璋当即虎躯一震,一拍大腿。
“好啊,太好了!“
朱元璋心中的喜悦此时再也压不住了,兴致勃勃看向了文武百官。
尤其是那些文官。
“你们可知道,这三息能打出一发弹丸,代表着什么。”
“你们可知道这五十步开外杀人,代表着什么。”
文臣确实不懂,一个个伸长脖子,吞咽口水。
“陛下,您快说说,臣虽不了解战事,但也想听听啊。”李善长恰到好处,递上梯子。
智勇双全李善长看出来了,老朱高兴啊,哪怕他自己也被朱檐拿出来的燧发枪给震惊的头皮发麻,他依旧选择当个台阶。
毕竟,陛下想要显摆自己儿子,这风头,他何必抢呢。
其他文臣也纷纷附和,一个个就跟没见过世面的新兵蛋子。
这一刻,老朱看向朱檐,摸了摸胡子,满意的嘴角都到了耳根。
“如今大明立国,天下未完全安定,咱虽然当了皇帝,但敌人还没完全赶走。”
“咱这半年里啊,日思夜想,如何将那蒙元骑兵给按死在北方,当时,未尝没有想过火铳这种东西啊。”
“可你们知道吗,鸟铳太小,一轮齐射之后,就要抽刀对砍,骑兵靠的太近,士兵还没来得及应对,鞑子的刀都到脖子上了。”
“你们之中,肯定有人想问,那为什么不用大炮呢,那玩意儿,就是用来攻城的,不方便,辎重粮草弹药,只能用来攻城打阵地。”
说到这里,朱元璋恨得牙痒痒。
“那鞑子,不就是靠着骑兵,才能肆无忌惮嚣张么,咱当时就想,若是火铳能改良,五息就能射出一轮弹丸,他们就不足为虑!”
朱元璋说到兴奋之处,拿着燧发枪图纸,在大殿之中来回转悠。
朱檐深切的感受到了老朱身上对于清除余孽,恢复河山的那种拳拳之心。
难怪,开局一个碗都能成为九五之尊。
此时的朱元璋,像极了自家儿子考上大学之后,带着录取通知书书到处溜达的父亲。
别人还没开口,他就零帧起手:你怎么知道我儿子考上重点大学了?
当然,朱元璋不做声,又有点像钓上大鱼的钓鱼佬,明明几百米的回家路,硬是走了一下午。
“现在,咱大明有法子了!”
“什么蒙元余孽,什么鞑子,都不是问题了!”
朱元璋猛地看向李善长。
“李善长,你跟咱说说,之前清缴蒙元余孽,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李善长不假思索,这里面的难,他日思夜想,早就烂熟于心。
“蒙元余孽,多是骑兵,若是大规模围剿,需动用大量兵卒,还可能扑空,若是没有合适的克制骑兵的武器,必然会造成粮草跟不上的局面。”
这一刻,不少官员恍然大悟。
“陛下,也就是说,现在有了三皇子这燧发枪,就可以克制那鞑子的骑兵了?”
看着官员们一个个合不拢嘴的样子,朱元璋仰起头,更加神气活现了。
骤然,朱元璋突然语气变得沉重起来。
“可惜啊可惜,要是早点有这样的好东西,咱三年就能推翻蒙元,早就当皇帝了,哪里用得着十五年啊!”
十五年,从起兵到称帝,这条英雄之路,他走了十五年。
身边的人死去无数,挚爱亲朋,手足兄弟,都在这条路上倒下。
朱元璋双目之中带着血丝。
若是当时,有这样的好东西,他们是不是就不用死了,他们是不是就能活着,看到咱大明建立这天,也能享福了。
“来人,赏赐朱檐万金,封赐晋王,封地太原。”
“至于何时就藩,不着急。”
老朱一锤定音。
突然,他像是想起来什么一般。
“今日朝堂上的事情,在场之人不得传出,就连妻儿老小,家中至亲也不能吐露半个字。”
李善长到这一刻,才长吐一口气。
若是陛下不提,他就要提这个了。
燧发枪,事关重大,走漏风声,后患无穷。
“户部,工部,兵部,听从朱檐调派,组建神机营,朱檐带头打造燧发枪,训练神机营。”
“燧发枪成之日,朕御驾亲征,一统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