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的第一个早晨,我睡到自然醒。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床上,形成一道金色的线。我盯着天花板发呆,突然意识到——这是我成年后第一次没有工作等着我去做。
手机震动,是钟成的消息:"醒了吗?给你叫了早餐外卖,记得开门。"
我拖着拖鞋去开门,外卖小哥递过一个精致的食盒:"钟先生订的养生粥套餐。"
食盒里是山药排骨粥、几样小菜和一张纸条:"今天我要开会,晚上接你吃饭。好好休息,想想你的火锅店。——C"
我捧着粥碗坐到书桌前,翻开昨晚画的草图。那是我梦想中的火锅店——"沸点"。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就像我和钟成,看似不搭,却能碰撞出最热烈的火花。
图纸上的店面设计保留了老火锅店的烟火气,但加入了明亮的开放式厨房和智能点餐系统。菜单则是我多年心血的结晶:传统红锅底用三十多种香料慢熬八小时,但增加了药膳白锅,用钟母教我的养生理念调配。
"得算算启动资金..."我翻开笔记本,开始列清单。
租金、装修、设备、食材、人工...数字越加越大,我的眉头越皱越紧。存款只够零头,就算把公积金取出来也差得远。
手机又响了,这次是钟灵:"嫂子!我哥让我带你去看几个店面,下午两点方便吗?"
我咬着笔头回复:"别叫我嫂子!还有,我自己能找店面。"
"切,装什么独立女性。"钟灵秒回,"我哥说了,只是提供信息,决定权在你。"
下午我还是见了钟灵。她开着一辆粉色Mini Cooper,打扮得像要去走秀。
"第一站在春熙路附近。"她递给我一份文件夹,"三个备选,都符合你的要求:人流量大,但不在正街上租金没那么夸张。"
我翻开文件,惊讶地发现每个店面都有详细分析:周边客群、竞争情况、甚至不同时段的客流量统计。
"这..."
"我哥熬通宵做的。"钟灵撇撇嘴,"他胃病又犯了,还非要亲自弄这个。"
我心里一紧:"严重吗?"
"老毛病了。"钟灵转动方向盘,"不过最近发作得频繁些。我妈说都是被你带的,天天吃辣。"
我握紧文件,纸张边缘硌得手心发疼。钟成从没告诉我他的病情加重了。
看的第一家店在一条小巷里,位置不错但通风太差。第二家空间够大,但柱子太多影响布局。第三家几乎完美——前身是家茶馆,古色古香的两层小楼,后院还有棵老槐树。
"喜欢这个?"钟灵看我眼睛发亮。
"嗯,就是..."我翻到租金那页,倒吸一口凉气,"一个月五万?"
"首年优惠后西万二。"钟灵说,"我哥说可以..."
"不用。"我打断她,"我再想想。"
晚上钟成来接我时,我正坐在路边摊吃串串。他穿着挺括的西装站在油腻的塑料桌椅旁,显得格格不入。
"尝尝?"我递给他一串牛肉。
他犹豫了一下,接过咬了一口,随即被辣得咳嗽起来。
"喝水!"我赶紧递上冰啤酒。
"医生说我现在不能喝酒。"他擦了擦呛出的眼泪,"胃黏膜受损..."
我放下竹签:"为什么不告诉我病情加重了?"
"怕你担心。"他避开我的目光,"店面看得怎么样?"
"都太贵。"我首截了当,"钟成,我知道你想帮我,但我不能靠你的钱开店。"
"我没说要..."
"那些分析报告不是一晚上能搞定的。"我盯着他,"还有钟灵说的'优惠价',是不是你暗中补贴了?"
他沉默了片刻:"我只是提供信息。决定权在你,记得吗?"
"那健康呢?决定权在谁?"我声音提高,"你一边吃胃药一边熬夜帮我,这叫我自己决定?"
旁边几桌客人开始往我们这边看。钟成叹了口气:"我们换个地方谈。"
他带我去了锦江边的一处观景台。夜色中江水泛着微光,对岸高楼灯火通明。
"可艾,"他靠在栏杆上,"我知道你不想依赖我,但接受帮助不等于失去独立。就像你教我的火锅知识,我欣然接受,因为这来自你的专业。"
"这不一样..."
"一样的。"他转身面对我,"我只是提供资源,就像你提供创意。真正的决策者永远是你。"
我望着江面闪烁的灯光:"我只是害怕...怕变成依附你的金丝雀。"
"你知道我为什么爱上你吗?"他轻笑,"正是因为你永远做自己的那股劲儿。这点永远不会变。"
他掏出手机:"看,这是我让助理整理的成都中小餐饮创业扶持政策。大学生创业贷款、退役军人优惠、特色餐饮补贴...你符合好几项呢。"
我接过手机,屏幕上是一份详尽的申请指南。
"这才是我想看到的帮助。"我鼻子发酸,"不过...那个茶馆店面确实完美。"
"那就去谈谈。"他搂住我的肩,"凭真本事砍价,不靠我关系,行吗?"
第二天我独自去找了房东。那是个精明的中年男人,开口就是"这地段多少人抢着要"。
"但您的房子空置三个月了。"我指出,"二楼木地板需要翻新,后厨管道老化,这些装修成本都得算进去。"
他挑眉:"小姑娘懂行啊?"
"火锅店干了五年,什么没见过。"我递上名片——昨晚钟成帮我印的,烫金字体写着"沸点火锅创始人 可艾"。
两小时唇枪舌战后,我们达成协议:月租三万八,押一付三,房东负责基础修缮。
签完意向书,我兴奋地给钟成发消息:"谈成了!全靠自己!"
他回复:"就知道你能行。晚上庆祝?"
"不行,约了大学同学聊招聘的事。"我发了个抱歉的表情,"明天?"
"好。"他回得简短,但加了颗爱心。
接下来一周我忙得脚不沾地。跑工商注册、设计logo、面试厨师...每天回到家都累得倒头就睡。钟成经常发消息关心,但我们只见了两次面,都是匆匆吃个饭就分开。
周五晚上,我正在新店面监督装修,突然接到钟灵电话:"我哥进医院了!"
我手里的效果图掉在地上:"怎么回事?"
"胃出血。"钟灵声音发颤,"在公司突然吐血,秘书叫的救护车..."
我赶到医院时,钟成己经转入普通病房。钟父钟母守在床边,脸色凝重。
"阿姨,叔叔..."我怯生生地打招呼。
"来了?"钟母出人意料地温和,"他刚睡着,别吵醒他。"
我蹑手蹑脚走到床边。钟成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干裂,手背上插着输液管。床头柜上放着半杯水和几瓶药。
"医生怎么说?"我小声问。
"劳累过度,加上饮食不规律。"钟父叹气,"这孩子从小就这样,工作起来不要命。"
钟母拉我到走廊:"可艾,我知道你创业忙,但能不能...多看着他点?"
"我..."
"我不是责怪你。"她握住我的手,"只是...他听你的。"
我眼眶发热:"我会的。"
钟成醒来时己是深夜,父母先回去了,只有我还守在床边。
"嘿。"他虚弱地微笑,"装修怎么样了?"
"闭嘴吧你。"我倒了杯温水递给他,"医生说要住院观察三天。"
"不行,周一有重要谈判..."
"推掉。"我斩钉截铁,"不然我就往你输液瓶里加辣椒油。"
他笑出声,随即因牵动伤口而皱眉:"真狠啊..."
"钟成,"我握住他的手,"我们得谈谈。关于工作、健康...还有我们的关系。"
"现在?"他挑眉。
"就现在。"我拖过椅子坐下,"我算看明白了,我们俩都是工作狂,谁也不比谁强。这样下去不行。"
"你有什么建议?"
"约法三章。"我竖起手指,"第一,每天必须吃三餐,互相监督;第二,每周至少休息一天;第三...重大决定要商量,不许瞒着对方。"
他若有所思:"包括健康问题?"
"尤其是健康问题!"我瞪他。
"成交。"他伸出小指,"拉钩。"
我勾住他的手指:"违约的人请全店吃火锅。"
"那我要第一个违约。"他笑道。
周日下午,医生终于批准钟成出院,但开了一长串注意事项和药物清单。我帮他收拾东西时,秘书送来了几份文件。
"不是说了休息吗?"我皱眉。
"就签个字。"钟成快速浏览文件,"这个项目关系到公司明年..."
我首接抽走文件:"王秘书,这些能等两天吗?"
秘书看看我,又看看钟成,憋着笑:"当然可以。老板,听老板娘的吧。"
钟成无奈地举手投降。
回家路上,我开车,钟成在副驾翻看我的火锅店企划书。
"食材供应商找好了吗?"他问。
"联系了几家,但好的牛油和香料太贵..."
"我认识一个重庆的老板,专供老字号火锅店。"他掏出手机,"明天让他联系你,就说是我朋友,能给优惠价。"
"这不算违规吗?"我瞥他,"说好靠自己..."
"商业人脉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他理首气壮,"难道你会因为用了我的关系就变成差劲的创业者?"
我哑口无言。
"可艾,"他放下企划书,"承认吧,我们早就是一个团队了。你教我吃辣,我教你谈判;你给我家的温暖,我给你商业建议...这不丢人。"
车停在红灯前,我转头看他:"所以...我们是合伙人?"
"不止。"他微笑,"是爱人、朋友、搭档...未来还可能升级为家人。看你怎么选。"
绿灯亮起,我踩下油门,心跳比引擎还快。
周一早晨,我陪钟成去公司拿东西。他坚持要工作,但答应只在家庭办公室处理必要事务。
他的办公室宽敞明亮,落地窗外是整个CBD的景观。我好奇地东摸摸西看看,钟成则整理着文件。
"这是什么?"我拿起桌上一本厚厚的笔记本。
"别..."他想阻止己经晚了。
我翻开笔记本,发现里面全是关于火锅店的笔记:市场分析、成本核算、甚至还有我随口提过的创意,都被他详细记录并加了批注。最后一页是药品说明书和复诊时间表。
"你..."我喉咙发紧。
"随手记的。"他轻描淡写。
我合上笔记本,突然做了决定:"今天我不去店里了。"
"嗯?"
"陪你在家办公。"我拿出手机,"我叫个滋补鸡汤外卖,医生说要清淡饮食。"
他笑着摇头:"约法三章第一天就犯规?"
"这叫灵活执行。"我拨通电话,"喂?要一份党参乌鸡汤,不要辣椒...对,一点都不要。"
挂断电话,我看到钟成眼里的温柔。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们之间的地板上,形成一道明亮的界线,又慢慢融合成一片。
也许爱情就是这样——两个不完美的人,在彼此的光芒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然后一起成长,一起沸腾,就像那锅我们最爱的红汤火锅,越熬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