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7章 解元

紧接着第二道题是:“今之农商,关系国计民生。然农者常困于赋税,商者多扰于政令。若为朝廷重臣,当如何制定政策,以兴农旺商,繁荣经济?”

此题目聚焦于国家经济命脉的两大支柱——农业与商业,指出当前两者面临的困境,需要考生站在朝廷重臣的高度,制定出全面且切实可行的政策。

平衡两者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对考生的经济治理思维与政策规划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第三道题则更为刁钻:“古之文章,以经史子集为宗,今西学东渐,新思潮涌动,文风亦随之多变。

试比较古今文风之差异,析其演变之因,并论如何在吸纳新思潮之同时,传承龙启文章之精髓。”

这道题将古今文风置于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进行探讨,既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又要求考生对西学东渐带来的新思潮有一定认识。

还要思考如何在文化碰撞中传承与创新,对考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化思辨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颜旭明深吸一口气,看着眼前这三道难题,脑海中迅速梳理着思路,准备再次在这场知识与智慧的较量中全力以赴。

很快,三天两夜的考试终于结束。

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即初八、初十、十西日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

一连三场考试结束,颜旭鸣也有些精神不济,回到家里,整整睡了一天一夜。

放榜估计要十天左右,这十天对颜旭鸣以及所有考生来说,都仿佛是一场漫长的煎熬。

在这等待的日子里,颜旭鸣表面上尽量让自己的生活恢复如常,帮着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陪颜楚曦玩耍,可心底始终压着一块石头。

而考官们那边,阅卷工作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为保证公平公正,所有卷子都是封名的,考官们只能通过文字来评判考生的才学。

颜旭鸣的卷子,在一众试卷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第一场考试中,他对“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剖析,见解独到且深刻。

他不仅详细阐述了五常的传统内涵,更结合当下社会的种种现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推行方法,让考官们看到了他对经典的深入理解和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

然而,部分考官认为他的观点过于激进,一些推行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面临诸多阻碍。

第二场关于御外安内和科举变革的题目,颜旭鸣的回答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见识和格局。

在御外安内方面,他提出的军事与民生双管齐下的策略,思路清晰,考虑周全,对于科举变革,他所提出的拓宽考试范围、选拔实用人才的观点,大胆创新却又有理有据。

但也有考官觉得他的想法过于理想化,担心实施起来会冲击现有的科举体系。

第三场有关文风演变的论述,颜旭鸣旁征博引,将古今文风的差异分析得入木三分,对如何传承华龙启章精髓的见解,更是让不少考官眼前一亮。

然而,仍有考官觉得他在对新思潮的接纳上表现得过于开放,担心会对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

考官们为此争论不休,各执一词。

就在讨论陷入僵局之时,主考官站了出来。

他仔细研读了颜旭鸣的卷子,反复思量后,拍板决定:这次乡试的解元为颜旭鸣。

主考官认为,颜旭鸣的答卷虽然在某些观点上显得大胆创新,但这恰恰体现了他作为年轻士子的朝气与活力,以及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

在如今这个时代,正需要这样有见识、有担当、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人才。

而且,颜旭鸣在阐述观点时,逻辑严谨,论证充分,展现出了深厚的学识底蕴和扎实的文字功底。

随着主考官的一锤定音,颜旭鸣的命运就此改变,只待放榜之日,他的名字将震惊整个太安府城……

终于,到了放榜之日。

颜旭辉一大早就匆匆出门,首奔放榜处。

一路上,他脚步匆匆,心也跟着悬到了嗓子眼。到了地方,只见榜单前早己围得水泄不通。

他费力地挤过人群,眼睛急切地在榜单上搜寻着颜旭鸣的名字。

终于,在榜首的位置,他看到了“颜旭鸣”三个大字,“解元”二字赫然在侧。颜旭辉激动得眼眶泛红,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他深知弟弟为了这一天付出了多少心血,此刻满心都是为弟弟的骄傲。

这边颜旭鸣和妻儿、母亲正坐在家中,表面上看似平静,实则内心都紧张不己。

颜楚曦年纪小,不太明白大人们的心思,在院子里蹦蹦跳跳地玩耍,但颜旭鸣和刘氏时不时就望向院门口,颜老太则在屋里屋外踱步,嘴里还念叨着保佑的话。

就在众人满心期待之时,远处传来一阵热闹的敲锣打鼓之声。

声音越来越近,颜旭鸣心中一动,站起身来。不一会儿,一队官差敲锣打鼓地来到小院门前。

领头的官差高声喊道:“颜旭鸣接喜报,高中乡试解元!”

颜旭鸣赶忙带着家人迎出门去。

官差满脸笑容,将喜报递到颜旭鸣手中,恭喜道:“恭喜颜公子高中解元,日后必定前途无量!”颜旭鸣激动地接过喜报,连声道谢。

一旁的刘氏和颜老太眼中满是喜悦的泪花,颜楚曦则好奇地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跟着拍手欢笑。

颜旭鸣深知这些官差报喜辛苦,赶忙从怀中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一个大红包,递给领头的官差,笑着说:“各位公差一路辛苦,这点心意,还望笑纳。”官差们接过红包,笑容愈发灿烂,连声道谢。

热闹的声响引来了附近的邻居,他们虽然大多不认识颜旭鸣一家,但听闻有人高中解元,纷纷前来道喜。

小院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着颜旭鸣。“哎呀,真是厉害啊,年纪轻轻就中了解元!”“这以后可不得了,是咱们这一片的骄傲啊!”

颜旭鸣和家人热情地招呼着众人,心中满是喜悦与感激。

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洋溢着浓浓的喜气,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共同分享着这份荣耀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