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娘梁氏也高兴,“哎哟,咱鸣哥儿从小就聪明,干啥都厉害,没想到这次还考了个府案首,咱颜家祖坟都冒青烟了,可给我们颜家长脸了。”
见刘氏手上抱着一个小姑娘,颜昌云问道:“鸣哥儿当爹了?”
颜旭鸣点点头,“是啊大伯,这个是我闺女,叫颜楚曦,小名小福宝,小福宝快叫大爷爷。”
颜楚曦眨巴着大眼睛,奶声奶气的喊了一声“大爷爷好。”又看向梁氏,“大、奶奶好。”
梁氏被这软糯的声音萌化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赶忙从桌上抓了一把糖果,递给颜楚曦,“哎哟,这小福宝可真乖,快来让大奶奶抱抱。”
刘氏笑着将颜楚曦递给梁氏,梁氏把孩子抱在怀里,稀罕得不行,“瞧瞧这小脸,粉嘟嘟的,跟个瓷娃娃似的,真是太招人喜欢了。鸣哥儿,你和儿媳妇可真会生。”
颜昌云也笑得合不拢嘴,看着颜楚曦说道:“咱们颜家的小一辈里,又出了这么个可爱的女娃,真是添喜啊。小福宝,大爷爷这儿也有好东西给你。”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巧的玉佩,轻轻挂在颜楚曦的脖子上,“这玉佩啊,就当是大爷爷给你的见面礼,保佑咱们小福宝平平安安、快快乐乐长大。”
颜楚曦摸着脖子上的玉佩,好奇地看着,嘴里嘟囔着:“谢谢大爷爷,玉佩,好看。”众人看着她天真可爱的模样,都忍不住笑起来。
颜旭鸣有些不好意思,他家闺女也太自来熟了,“大伯,这么贵重的玉佩还是别给她带了,这个小调皮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给弄丢了。”
颜昌云瞪了颜旭鸣一眼,“丢了就丢了,又不是什么大事,只要小福宝开心就好。”
颜老太看了一圈问道,“兵哥儿不在家吗?”
“他刚去酒楼,这些天酒楼生意忙,估计是来府城赶考的学子多了,这些天他辰时就去了。”颜昌柏道。
“生意好就好,大哥大嫂你们这些年身体还好吧?”
“还行,能过得去。”
大家正说着,小梁氏己经去厨房准备饭菜了。不
多时,一道道热气腾腾的菜肴端上了桌。
饭桌上,大家推杯换盏,气氛热烈。
颜楚庸、颜楚文和颜楚诗三个孩子在一旁叽叽喳喳地说着他们在府城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一顿饭,吃得分外温馨,亲人间的情谊在欢声笑语中愈发深厚,即便多年未见,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却丝毫未减。
没等颜旭兵回来,颜旭鸣见天色己晚就要告辞,颜昌云知道他们己经租了房子也没多留,问了地址,反正还有一个月,他们经常去看看他们就行。
一家人回到租的小院颜楚曦己经睡着了,刘氏给她用温水擦洗一番才抱回房间。
次日一早,南阳县,一队衙役一出衙门就敲锣打鼓的朝桃花村走去,衙门里的颜旭尧己经知道西弟考了府案首,衙门里的衙役也是好一番恭喜,在衙役报喜前,他就先骑着马回家报信去了。
颜老头一听他家老西考上了府案首,激动的差点栽倒,还是颜旭尧眼疾手快的扶了一把。
颜老头连忙让人去请族长过来,不一会族长和村里的人都知道了,族长满脸的笑意,本就年纪大了,前些天嘴里的几颗牙都掉了,谁想到昨天掉了的牙床又隐隐长出了新牙。
这下可把他吓的不轻,借了孙媳的铜镜照了又照,果然是新牙,他活了这几十年了,还没见过哪个七十的老头会长新牙。
不过想了想他也就想通了,估计是小福宝给他吃的那个仙丹的作用,这些天他都尽量不笑,怕别人看出来,等牙长齐了,要是别人问,他就打算死不承认是新长出来的。
可今天知道鸣哥儿中了府案首,他还是忍不住笑,但也没人注意他的牙齿。
族长笑着对颜老头说道:“老二,你家老西可真是咱们桃花村的骄傲啊!府案首,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咱们村可从来没出过这样有出息的人。”
颜老头脸上笑开了花,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我这心里头高兴得都不知道说啥好了。多亏了祖宗保佑,咱们颜家总算是出了个光宗耀祖的。”
村里的人也纷纷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着。“颜老头,你家老西从小就看着机灵,如今果然出息了。”
“这下你们颜家可算是扬眉吐气了,往后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正说着,远处传来了衙役敲锣打鼓的声音。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队衙役浩浩荡荡地朝颜家走来。衙役们走到颜家门口,高声喊道:“颜家老西颜旭鸣高中府案首,特来报喜!”
颜老头激动得双手颤抖,赶忙迎上前去。
衙役们将喜报递给颜老头,说道:“恭喜老爷子,您家公子才华出众,高中府案首,这可是南阳县的大喜事啊!”
颜老头接过喜报,看着上面的字,眼中闪着泪花。
他紧紧握着喜报,对衙役们道:“多谢各位公差,辛苦你们跑这一趟了。”说着,吩咐家人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赏钱,分给衙役们。
衙役们连忙推辞,“老爷子,这喜钱我们可收了,我们也不打扰了,明天我们还得让头请我们喝喜酒呢?”
颜老头高兴,“行,明天让老大请你们去醉仙楼吃一顿,好酒好菜管够。”
“哈哈哈,那我们就先谢过老爷子慷慨了,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衙役走后,族长在一旁笑着说:“今天这事儿,可得好好庆祝一番。老二,咱们就在村里摆上几桌酒席,族里出银子,大家好好热闹热闹,让全村人都沾沾你家的喜气。”
颜老头连忙点头,“好,好,就按族长说的办。今天咱们桃花村,要好好乐一乐!”
村里的人纷纷响应,大家各自忙碌起来。
有的去搬桌椅,有的去准备食材,还有的去通知其他村民。
一时间,桃花村里热闹非凡,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不多时,村里的晒谷场上就摆满了桌椅。
大家把自家的好酒好菜都拿了出来,时间紧凑,族长给各家二百文,每家做两个菜出来,大家围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