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黎世的班霍夫大街上,有一家低调而奢华的私人银行。这里的客户都是些非富即贵的人物,而秦远就是其中之一。
他提前预约了银行的高级客户经理——古斯塔夫·莱茵哈特。当约定的时间到来时,秦远坐在会客室里,静静地等待着这位银发老人的到来。
终于,门被轻轻地推开了,古斯塔夫·莱茵哈特走了进来。他身材高大,步伐稳健,银色的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脸上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的睿智。
秦远站起身来,微笑着迎接他。然而,就在两人目光交汇的一瞬间,秦远注意到了古斯塔夫·莱茵哈特眼中闪过的一丝惊诧。那是一种非常短暂的表情,但秦远的观察力敏锐,他确信自己没有看错。
这丝惊诧让秦远感到有些好奇,他不禁想知道这位老人为什么会对他有这样的反应。但他并没有表露出来,而是继续保持着礼貌和谦逊,与古斯塔夫·莱茵哈特开始了正式的会面“秦先生之子。”莱茵哈特以沉稳的语调,字正腔圆地说道,“汝父乃可敬之对手。”
此语虽听似客气,然其深意却令人深思。秦先生之子面色凝重,深知此次会谈绝非表面那般简单。
会谈室内气氛异常紧张,双方皆暗自较劲。莱茵哈特对 K 联盟之事矢口否认,然其于不经意间,却提及一句耐人寻味之语:“商业恰似国际象棋,有时需牺牲数枚棋子,方可赢得整盘棋局。”
这句话恰似一道惊雷劈开了静谧的夜空,使人须臾间洞悉了莱茵哈特的真实意图。他似乎在隐晦地暗示着什么,而这其中的深意恐怕唯有他自己知晓。
回到酒店,秦远察觉行李箱遭人动过。藏于夹层的父亲日记尚在,然而最后一页却多出了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莱茵哈特与另一名亚裔男子立于剑桥大学图书馆前,二人手中捧着相同的论文。
“这绝无可能……”秦远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历经漫长的缄默,母亲最终坦承:父亲与莱茵哈特不单单是同窗,更曾携手研发过一个算法模型,而此模型随后成为高频交易的基石。
夜半时分,秦远的屋门被轻轻叩响。门外,一名瑞士检察官静立,将一份密封的档案递到他手中:“此乃你父亲当年在瑞士起诉莱茵哈特之案卷副本。原案何以突然撤销,缘由尽在 37 页。”
档案的 37 页上,清晰地显示着,父亲在开庭前夕,突兀地收到一笔巨额款项,与此同时,还有一张秦远遭绑架的合成照片。这无疑是 K 联盟的惯用伎俩——以家人的安危相胁,迫使对手屈服。秦远握紧档案,愤怒与悲痛交织。他意识到,父亲当年是为了保护自己才放弃起诉。此时,他心中燃起了为父亲讨回公道的决心。
第二天,秦远再次来到那家私人银行。见到莱茵哈特,他首接将档案摔在桌上,眼神中满是质问:“你以为用这种手段就能让我父亲屈服,现在我不会再让你得逞。”莱茵哈特面色一变,但很快恢复镇定,冷笑道:“年轻人,你以为你能怎样?K联盟可不是你能抗衡的。”秦远毫不畏惧,“我会让你们为当年的事付出代价。”
之后,秦远开始收集K联盟的犯罪证据,他利用自己的智慧和人脉,一点点揭开这个庞大组织的黑幕。而莱茵哈特和K联盟也察觉到了秦远的行动,一场激烈的交锋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