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奥群让我交代林建江,按照梅机关给的档案暗查三浦次郎,我就简要的抄录了一份梅机关调查三浦次郎的档案。”
曹一明借着掏烟的动作,顺带着将藏在西服内袋中的情报纸张掏了出来,在递给叶思诚香烟的时候,己经将折叠的情报交到了叶思诚的手中。
叶思诚不由得皱眉,不无担心的道,“小曹,你虽然受到李贼的信任,但抄录档案过于冒险了。”
曹一明忙笑道,“长官放心,我抄录档案的时候很安全,而且李奥群也让我抄录下来,交给林建江去暗查三浦次郎过往的疏漏。”
原来如此,叶思诚放心了,但还是交代曹一明一句,“你与狼共舞,凡事还是小心谨慎为上。”
“多谢长官教诲。”
曹一明忙回。
两次和烟雨楼接触下来,除了烟雨楼神秘,但他觉得烟雨楼这个长官不太像他以前接触的中统高层。
烟雨楼这个长官,不仅对日对伪的态度十分强硬,而且从不提对家军统、山城的事情。
似乎烟雨楼是那种排除所有外部干扰,一心抗日的长官。
只是他和叶思诚接触得少,还是对叶思诚不敢完全信任。
叶思诚对曹一明也是一样。
这都是他们长期潜伏养成的习惯。
他们只信自己!
而林琛,算下来他才潜伏了两年,还算潜伏狗特务中的新丁。
但林琛的疑心病己经病入膏肓了!
潜伏狗特务,高度的精神集中、心细如发、时刻警惕防备着暗算,是一项能把人逼成神经病的高危职业。
叶思诚和曹一明接头完成。
按照潜伏接头界不成文的规定,任务中次要的人物先走。
按照军衔算曹一明在中统中只是个少校,和叶思诚这个中将比,他属于次要人物,先走趟道的人就该是他。
“长官,卑职先走一步。”
“慢着!”
叶思诚叫住了起身准备离去的曹一明。
曹一明心中有点愣,忙压低声音问,“长官还有事?”
叶思诚严肃道,“以后我们接头之后,我先走,这是命令。”
话音一落,叶思诚起身离开椅子,转身就走。
走得极其潇洒从容。
在他心中,觉得曹一明比自己更重要。
能接触到特工总部的核心情报,这种情报员的价值比他更高。
曹一明再次在心中愣神,面色上却不动声色的继续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继续看着舞台上的京剧。
其实心里,却被叶思诚的举动感动了一小下。
这个长官和中统那些长官,有着很大的不一样。
间谍接头的时候,如果遭遇埋伏,那么第一个走的人,绝无幸免的道理。
而第一个走的人,在间谍接头中,算是主动趟道的人,一旦先走的人出事,后面的人马上就会发现,从而赢得难能可贵的撤离时间。
只是双方接触还是太少,曹一明间谍的疑心病,让他还未放松对叶思诚的警惕。
……
叶思诚通过黄包车、有轨电车交替乘坐的方式,回到公共租借的藏身点。
这才从口袋中拿出曹一明给他的折叠情报纸张。
摊开情报纸张看了起来。
内容有点多,难怪曹一明要使用情报纸张的交接方式。
叶思诚面色不变,掏出一根烟点燃吸了起来,然后凭借他的惊人记忆力,迅速记录情报纸张上的内容。
但内容实在是太多了。
花了两个多小时,叶思诚才记录完成大概内容。
然后用打火机将情报纸张在厕所里点燃,烧成灰烬,再冲水将灰烬冲入下水道。
返回客厅,叶思诚给自己倒了杯红酒,一边喝着红酒,一边吸着烟,脑袋却在飞速的转着。
从三浦次郎的档案上看,当初死鬼岸本实隆的遇刺,他觉得大概率是出自三浦次郎的手笔。
因为他己经知道此三浦次郎非彼三浦次郎。
现在的三浦次郎,是阿氏三兄妹同在闸北番瓜弄的小伙伴,王山河!
当初在查理饭店的时候,他还对干掉死鬼岸本实隆的壮士,拜了三拜。
现在他可以确定,他拜的目标,就是这个王山河。
军统姓戴的居然能发现了,王山河这种与三浦次郎长得极其相似的人才,一手狸猫换太子,玩得真溜。
戴老板,你确实棋高一招!
只要小日子查不到王山河,那么三浦次郎就是安全的。
现在知道王山河的人,就是三浦次郎最大的隐患。
既然小日子、特工总部还没有查到这里,叶思诚觉得自己有必要将知道王山河的人,全部清理了。
自从铁血锄奸团的骨干在王亚死了之后,大多己经投靠了西北。
且现在隐藏在沪市的铁血锄奸团,大多是新人,对王山河这一批老的骨干杀手知之甚少。
他只要盯着现在的铁血锄奸团里的老人,不管认识不认识王山河都清理掉,三浦次郎的隐患就可以排除了。
但与他有感情羁绊的阿氏三兄妹呢?
叶思诚一阵头大!
不行,为了保护三浦次郎的潜伏安全,一定要让阿氏三兄妹死在他这抗日分子手里。
他己经从阿大嘴里得知,阿氏三兄妹己经通过了特高课的调查。
这个时候阿氏三兄妹一旦撤离林公馆,必会引起特高课课长的警惕,那么三浦次郎就危险了。
而且干掉阿氏三兄妹,也可以让小日子产生一种错觉。
特高课的三浦次长潜伏在租界己经曝光,其保镖、情人也受到了抗日分子的袭击。
梅机关、特工总部,你们还能栽赃三浦次郎是抗日分子吗?
我烟雨楼,让你们一点机会都没有!
叶思诚为自己的念头,心痛不己。
他想到十一年前,闸北番瓜弄的三个孩子,用六双清澈的眼神看着的他。
用稚嫩的声音,脆生生的第一次叫他“组长”。
十一年来,他把阿氏三兄妹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来抚养。
教授他们本事、学识,和他们聊天,看着三个孩子长成壮小伙、俏姑娘。
他们三个和他一样,继承了他驱逐日寇的决心。
阿大、阿弟、阿梅,原谅你们叫了十一年更像父亲的“组长”。
为了保证“能抵一个集团军”的同志潜伏安全,组长只能亲手干掉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