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7章 董卓入京,秋季围猎

“今天发生了几件大事,我跟你详细说说。”

王允将事情一一道来。

第一件事,是刘宏要搞秋季围猎。

为了保证皇帝的安全,希望刘铮能抽调一支精锐护卫出来。

刘铮同意了王允的安排。

第二件事,是王允安插在大将军何进府中得到的消息。

何进一党已经在密谋铲除十常侍。

而他使的正是驱虎吞狼之计。

十常侍不是凶恶如狼吗?

那就找一头更凶狠的饿虎来对付他们。

何进看重的饿虎,就是西凉刺史董卓。

他打算以护卫洛阳安全为名上书刘宏,让刘宏一纸诏书召董卓回洛阳。

听到这个消息,刘铮惊得坐直了神体。

董卓进京?

这是东汉大乱的开始啊!

西凉是唯一一个没有废除刺史的大州。

刺史执掌整个西凉的军政大权。

而且,西凉地处边陲,长年与羌、氐等异族作战,战斗十分强悍。

董卓的麾下同样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他绝不是那种甘愿屈居人下的人。

还驱虎吞狼呢?

不被老虎吃得骨头渣子不剩就不错了!

何进这个蠢货,脑子是豆腐渣做的吧?

不然,怎么会想到这么愚蠢的计划来?

另一个让刘铮吃惊的地方,是王允竟然将这件事告诉他。

在大将军府安插眼线本就不易。

王允要是不把刘铮当做自己人,是不可能告诉他的。

他毫不遮掩的说了出来,其实也是在逼刘铮做选择。

在何进和他王允之间选一个!

“岳父大人放心,无论发生什么,我保证你在朝堂上站得稳稳当当的。”

刘铮直接开口承诺。

“呵呵,有贤婿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王允也是适时改口。

这句贤婿叫得十分顺口,没有半分生硬。

要不然,他干什么派人将刘铮送进貂蝉房间?

就是要当刘铮的老丈人嘛。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王允对自家女儿的眉毛是有绝对的信心的。

接着,翁婿俩聊了很久。

直到夜幕降临,刘铮才离开王允的书房。

习惯性的练了一个时辰的武,然后刘铮在典韦等人的邪笑中,向着貂蝉的小院走去。

谁知房门一直紧闭着。

一条缝儿都没留。

“蝉儿,我来了,快开门。”刘铮站在门外呼唤。

貂蝉却像是陷入沉睡一般,半点动静都没有。

“好蝉儿,夫君知道你委屈了,今晚保证什么都不干。”

刘铮改变了策略。

“真的?”良久,房间里才传来一道柔弱的声音。

“真的真的,当然是真的。”刘铮再次保证。

“那……蝉儿就开门了。”貂蝉怯怯的开门。

刘铮一步跨入房中,将貂蝉抱起,怜惜的在貂蝉白皙的额头上轻轻一啄。

然后,头也不回的喊道:“老虎!关门!”

典韦立刻屁颠颠的跑去关好门。

然后,持着双铁戟,就像守门神一样站在门口。

公孙瓒笑呵呵的走来。

手里还拿着几团棉花,塞进耳中。

非礼勿听嘛!

《周礼》中记载君王四季田猎。

分别称作春搜、夏苗、秋狝、冬狩。

这一传统被后来的统治者沿袭了下来。

狩猎是军事大典,作为练兵的综合演习。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狩猎渐渐失去了原本的味道。

现在更像是一种礼仪,用来彰显国运强盛和统治者英明神武的闹剧。

狩猎的队伍共有八支,当然就是何进手下的西园八校尉部队了。

八军各出五百人,组成了围猎的主力。

同时他们也将代表大汉的其他部队,接受天子刘宏的检阅。

天子出行,卫队自然是少不了的。

王允动用了一切关系,在卫队中塞进了刘铮的五十名精锐。

刘铮藏了个心眼。

他并没有动用重甲士兵,而是从白马义从中挑选出了五十人来。

兵营招募的重甲士兵是刘铮的秘密,他当然不会让别人摸清自己的底牌了。

白马义从的战斗力虽然不及重甲士兵,但也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

这个程度刚刚好。

既不会引起其他人的忌惮,又能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对自如。

最主要的是这样可以隐藏实力。

铠甲锵锵,马蹄铮铮。

一大队人拉着长长的队伍,来到了洛阳城外的平乐观。

刘宏指定的狩猎兼阅兵地点。

平乐观位于白马寺以北,始建与汉明帝永平五年。

到了刘宏这里,他又在平乐观下建造了一座大规模的祭坛。

祭坛分为十二层,高达三十多米。

以这个时代的科技而言,建造出这样一座祭坛是相当不容易的。

刘铮甚至怀疑,在这座祭坛的下面,不知埋着多少累死在这里的工匠遗骨。

高高在上的天子轻飘飘一句话,就能让许多人丢掉宝贵的生命。

统治者却心安理得的踩着这些尸骨,来彰显自己的英明神武。

跟随刘宏前来的所有文武官员,没有一个人会为这些死去的工匠感到难过。

包括王允在内。

多么可笑、多么讽刺的一幕啊!

刘铮在第九层的高台上停了下来。

按照礼制,他这个级别的武将是不能登上更高层的。

王允递给刘铮一个眼神,然后继续向上,站到了第十一层的高台上。

能够踏足最高层的,只有十多个人。

除了刘宏之外,文官中的三公九卿,武官中的大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这三大将军才有资格踏上最高层。

由于三公中的张温驻守长安不在洛阳,三大将军中的骠骑将军暂时空缺,所以百官中登上最高层的是十三人。

另外有资格出现在这里的,是两个身穿皇室袍服的少年。

之前经过王允的提醒,刘铮知道他们分别是九岁的刘辩和五岁的刘协。

他们是刘宏最喜欢的两个儿子。

后世流传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的天子,指的就是刘协。

十常侍中的张让站在十一层与十二层之间的位置上,大声宣读着刘宏的诏书。

一通长篇大论、歌功颂德之后,狩猎就正式开始了。

虽然狩猎早已沦为了噱头,但总也要比划比划才行。

平乐观附近出现了大量的飞禽走兽,它们是被何进派人驱赶出来的。

进山打猎是不可能的,永远都不可能。

把飞禽走兽赶出来主动挨枪子多爽啊。

刘铮也算是知道这些贵族公子们,是怎么每次都满载而归的了。

站在原地不用动,猎物自己送上门。

这特么也叫狩猎?

嗖嗖嗖——

又是一轮射箭,嫌少有人一击即中的。

刘铮都没眼看了。

没过多久。

十常侍中的赵忠按照送上来的猎物清单,逐一的报送着命中者的名字。

“怎么没有听到烈亭侯的名字?他没射中吗?”刘宏身边的小儿子刘协好奇的问道。

刘铮文武双全的大名传遍了洛阳,许多少年都以刘铮为榜样。

刘协也不例外。

“是啊,这是怎么回事?”刘宏听到小儿子的话,也跟着好奇起来。

“启禀陛下,烈亭侯一直闭眼站立,并未射猎。”赵忠特意把闭眼站立四个字咬的很重。

刘铮注定不可能和十常侍是伙伴,能挑起刘宏对刘铮的不满,是赵忠最想干的事了。

听到赵忠的话,刘宏果然面色一沉。

朕还是不是大汉的天子了?

朕让你射猎,你竟敢抗旨不遵?

不要以为你功劳大,朕就不敢办你!

就在刘宏处于发怒的边缘时,刘协忽然看似无心的说道:“想来是烈亭侯认为站在原地射猎太容易了吧?”

升腾的怒火降了下来。

刘宏笑呵呵的说道:“定是如此了。去告诉烈亭侯,朕准许他骑马射猎!”

“父皇,之前儿臣看到烈亭侯的坐骑有些羸弱,恐怕没办法进行骑射啊。”刘协适时的又补了一句。

“一军主将没有好坐骑怎么行?赵常侍,去把朕的爪黄飞电牵过来!”

最受宠爱的小儿子说话了,刘宏难得的大方了一回。

赵忠的脸色比吃了苍蝇还恶心,但也不敢违抗刘宏的命令,只好低头说道:“是。”

看着赵忠退去,少年刘协眼中隐晦的闪出一丝厌恶之色。

随后他很好的掩藏了起来,换上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看似有口无心的说道:“烈亭侯打了这么久的仗,连匹好马都没有,还真是清廉呢。”

三年县太爷,十万雪花银。

在外地任职的官员,哪个敢说自己没有中饱私囊?

相比他们,刘铮绝对是清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