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竟然敢这么对皇上说话……】
徐达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觉着一般的事情还好。
但是这国家大事。
岂是容你一个小小县令能够掺和的?
这么说……真的不要命了?
徐达甚至已经觉得,这波下来朱元璋一定会暴起。
到时候自己要求情一下吧?
不然千里眼可就没了!
“你是觉得。”
“这个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老朱声音沉了下去。
这个是他定的国策。
当初定下的时候,朝廷上下文武之间没有一个人反对。
苏泓仅仅是轻轻一句话,就给否了?!
“商人是要进行限制。”
“不限制的话,尤其是在乱世之中,可能会出大乱子。”
“但是本朝的重农抑商,从源头起就错了!”
“既是抑商,最主要的就是税收方面。”
“可为什么还要跟农税一样,都是三十税一的比例?!”
苏泓质问起来。
在明朝,农税跟商税的比例都是一致。
“这个咱倒是略知一二。”
“如果商税收的比农税要高,那么他们缴税的力度高,自然要求也就更多。”
“会仅仅满足于普通的社会地位,而不想更往上一步么?”
“到时候,朝廷限制他们,怕是就没有底气了。”
老朱回应,反驳起来。
此时俩人的对话,已经是让一旁徐达彻底呆住。
他能够看出来。
俩人虽然是在争论。
但老朱只有认真的态度,并没大动肝火。
什么情况……
他作为朱元璋的发小,自然是知道一些事情属于是他的逆鳞。
像是对商人,尤其是巨商的态度。
当时老家闹饥荒,市面上的粮食被一些大商人囤积居奇,价格炒到天上去。
也是导致饿死人的原因之一。
苏泓跟皇上讨论这个。
竟然没有导致他暴走?!
这世界是怎么了!
“可是这样一来。”
“对能挣大钱商人的收税少。”
“那税收得从哪里征?”
“不就只能是从农民手里面?”
“重农抑商,反而是变成了让农民负担更大的一个政策!”
苏泓语气加重,又是开口说道。
“三十税一。”
“这对农民来说,怎么也不算高了吧?”
“怎么能让负担更大?”
老朱不屑反驳。
“三十税一,只是针对每亩地的收成来算的。”
“还有其他苛捐杂税!”
“像是丁税,根据家里人钱或者服徭役。”
“盐、茶、矿税……”
“这都是实打实的不少!”
“对于商人来说,这些苛捐杂税不是按照比例来收取,很容易就能交上。”
“但是对于农民,苛捐杂税实打实的是负担。”
“若是丰收或者平常年景,还能够顶得住。”
“譬如说咱洪武朝,吏治还算相对清明,就算地方敢搞苛捐杂税,也不敢太过明目张胆。”
“可你有考虑过后世么?一旦时局动荡,出现一些变化,或者出现连年灾害……”
“那就不仅仅是苛捐杂税的问题了,还得加派一些新的税!”
“这些事情,跟商人来说关系都不大,便是只能从农民身上征!”
苏泓语气重重落下。
说到这里。
他不由得是想起一句话。
前任县长,已经把鹅城的税收到九十年以后了!
在明末。
内忧外患之际。
崇祯为了对付鞑子以及起义军,同样需要维持高额的军费。
那怎么办?
只能征呗!
没有了魏忠贤这条好狗咬人,士人、江南富商就得以联合在一起抗税。
加征我的税?没门!
那就只能从农民手里收。
三饷即辽饷、剿饷和练饷,在本来就小冰河期,庄稼欠收乃至绝收的时候。
这三饷把人压的根本起不来。
财政压力大的很,再叠加还得供养王室,直接就崩盘。
可以说明王朝是穷死的也不为过。
“你的意思是说……”
听完苏泓的话,朱元璋眯着眼。
“在后世之中,出现什么大的乱子。”
“这样的税收方案,在时局出现动荡的时候,会导致国家财政出现问题?”
“就只能从农民手里加收?”
他是询问,又像是在陈述。
意识到这其中确实是有一定隐患。
毕竟他知道,大明朝不可能总会这样一帆风顺下去。
大的自然灾害,或者草原上的外敌,都是一些隐患。
但他转念一想,又是开口说道。
“那照你昨天所说的,宦官迟早会干政的理论……”
“三十税一,那也只不过是开国皇帝定下来的规矩。”
“后世子孙,完全可以把这个规矩改一改!”
“改成对朝廷有利的,对商人,尤其是大商人加大一些征税力度!填补国库。”
“这问题岂不就是能够解决了?”
说完,他看着苏泓。
想要看看苏泓这还能够怎么辩驳?
毕竟这可是他自己的理论!
包括朱标也是一样。
昨天苏泓所说,朱元璋定下的这些规矩,后世很难完全能够遵守。
像是宦官干政,宰相以另外方式回归。
那么到了国家危难关头。
后面的皇帝,肯定不会想着坐以待毙。
想办法填补国库,难道不会把商税加大力度么?!
听了老朱的话。
苏泓心说,这说的倒是对了一些。
就算是傻子也不会坐以待毙,等待王朝覆灭。
崇祯是努力过的。
但是文官跟商人勾连在一起,让他根本没有一点办法。
求着别人给钱,那都被拒绝。
这群文官,还是被李自成鞭子抽了一顿后才老实把钱奉上。
“你有没有想过。”
“这些巨商很可能是有家无国态度!”
“想要从我手上收税补贴国库?那没门!”
“打比方说,朝廷要他加派交一千两银子的赋税。”
“他会不会选择,对自己交好的官员,贿赂五百两银子,把这个事情给平下去?”
“这样自己省钱,还能交好当地官员,不比把一千两银子交给朝廷要划算的多?”
“但国库又不能总是空的!”
“只能向农民加税!”
“等着实在让人没有活路了之后,那也就管不了什么杀头的罪名了。”
“最后只能是导致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