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教授回答章教授问题的时候,李枭和黄部长两人就出了机房。
去了旁边的等待室。
等待室也是为了让之后那些想使用计算机的同志,等到时休息的地方,计算机研究所也建设了一年多的时间了,也有了几台计算机。
过不了多久也会对外面公布,到时候一些科研项目,如果想要使用计算,就可以打报告。
听到黄部长所说,李枭想了想道:“现在公布,会不会对计算机的零件购买有影响。”。
这也是他担心的,毕竟这不是电子管计算机,如果是电子管计算机的话,那些国家或许不会在意。
毕竟电子管计算机,他们八九年之前就研究出来了,但如果是晶体管计算机的话,这就不一定了。
“这个我们也有想过,影响肯定会有,不过咱们那边的同志,己经储存了足够的零件设备,只不过运输是个麻烦,只能慢慢的来,一次性运输太多,很可能会被查到,
再者咱们这边就在上个月,晶体管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成功研究出了锗合金晶体管,再过几个月应该就可以量产。”。
黄部长这么说,也让李枭放下了心,既然上面己经有了准备,他就不用操这个心了。
不过想了想他又道:“那部长在计算机没公布前,麻烦国外的同志,帮我收集一些材料。”。
“收集材料?收集什么材料?你要研究什么?”,闻言黄部长也来了兴趣道。
“当然是计算机了。”。
“计算机?你又有了新想法?”,黄部长也是有些迫不及待道。
“想法早就有了,在制造441-B计算机过程中的时候就有了,只不过那个时候441-B己经成型,布局结构不是想改就能改的,之后我又进一步研究了研究,设计了新的框架、结构,现在倒是可以试试。”,李枭瞎扯回答道。
“性能怎样?比起441-B来讲?”。
“如果成功的话,性能至少能提升小10倍。”。李枭保证道。
他想弄出来的是PDP-1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可以说是60年代末,具有重要创新性和影响力的计算机之一,之所以这么说,一就是交互与显示创新。
它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台配备显示器的计算机,支持图形交互,甚至在1962年的时候,当时人们还开发了一款适合这款计算机的小游戏。
并且这款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每秒可以达到20万次,之所以能达到这么快的速度,就是因为晶体管构建的逻辑电路,其核心是利用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来实现逻辑运算的。
这种设计也让计算机的体积变得更小,运算速度更快,功耗更低,可靠性也有所提高。
虽然不是运算最快的,但在晶体管计算机中,也是属于先进的。
至于运算最快的,据李枭所知最快可以达到一二百万次,像是之后国产的150机,运算速度就能达到每秒100万次上下,也是国内第一台运算次数超100万的计算机,不过这台计算机,要等到1977年才被研究出来。
而像是在国外,CDC1604计算机也能达到每秒百万次运算,IBM7090更是能达到200万次每秒。
不过这些都是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体积不仅大,制造价格也很高,是普通晶体管计算机的数倍。
像是这种计算机,李枭打算等到研究出PDP-1计算机之后,在进行研究。
怎么也要弄一两台出来。
而在此之前,他之所以不首接拿出PDP-1计算机,一是一些技术还没出现,二则当时他也没那个能力,根本就研究、设计不出来吗。
现在不一样了,他有了足够的能力,在这款计算机研究出来之后,除了超百万次运算的晶体管计算机外,李枭也不打算在研究其他晶体管计算机。
PDP-1计算机无论是运算速度,还是稳定性己经足够了。
之后在研究那就是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这的研究至少也要等到60年代末了。
至于现在就研究,这个李枭想都没想过,整体技术不成熟,根本就研究不出来。
到时候的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可以轻易达到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基本运算,这也是为什么李枭打算弄出PDP-1计算机,就不再研究其他晶体管计算机的原因。
就算在研究,小型的晶体管计算机,运算速度最多也就是在提升10万次每秒,如CDC1604,但相对制造价格也会上涨,综合下来还不如PDP-1计算机。
如果真有特别大的计算任务,完全可以启用他之后要研究的,超100万次运算速度的计算机。
国内有PDP-1计算机也就足够了。
而听到李枭讲能提升10倍,这也让黄部长眼睛都瞪大了些:“10倍?你确定?”。
李枭点了点头道:“我确定,这一次的计算机和之前的不同,我采用的新的结构设计,我精简了指令集、电路进行了模块化,让其更集中,还有就是高效的 I/O设计。
电路板我想通过印刷电路技术,从而实现元件高密度布局,这样一来就能减少焊点数量和故障点……。”。
李枭的解释,虽然其中很多黄部长并不太明白其意思,不过也能理解一个大概,并且对于李枭他也很有信心的,等到李枭说完,黄部长就又道:“你想要那些材料?”。
这个想法也是李枭临时做出的,按照计划他本来想要等到明年或者后年进行,到时候一些材料也更便宜,但他没想到计算机要进行公开,这些必须提前些了,这要是一些材料到时候因为封锁力度加强,无法运过来,那就比较麻烦了。
从背包里拿纸笔,李枭就开始写起了需求,首先就是锗合金结晶体管,并且还必须是新型号的晶体管。
老型号虽然也能用,但在工艺上和新型号会差不少,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稳定性差。
除了锗合金结晶体管,还有就是显示器。
PDP-1计算机用的显示器,是Type30 CRT显示器,不过现在Type30 CRT显示器还没出现,这个就只能自己搞,不过其实也简单。
Type30 CRT显示器说白了也属于阴极射线管显示器,这种显示器是一种点模式设备,通过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击打在荧光屏上产生光点来显示图像,利用 “显示一个点在阴极射线管上” 的指令,来构建图像。
原理并不复杂,并且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就有现成的,只需要进行一些改装就可以使用。
之后就是内存,PDP-1计算机配备了4K内存,这种技术到了1955年也是比较成熟的,虽然价格比起几年后会贵很多,但能买到就己经很不错了。
还有就是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就是穿孔纸卡,至于键盘这个自己就己经弄了出来。
输出设备除了显示屏幕外,打印机等设备也必不可少,必须要凑齐了。
存储设备用磁带就OK了,计算机用过通过磁带驱动器读写磁带,就能存储大量数据和程序。
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计算机上特定的接口与外部设备,以及基于 PDP-1 的软件与周边生态配件,这个都是PDP-1计算机研发小队自己研发的,在这个年代根本就买不到。
李枭想了想,就写了一些材料,等到回来他准备自己进行制造,像是输入设备中的电传打字机、光笔,还有就是异步通信端口、并行接口等等!
至于 PDP-1的软件生态,这个就更简单了,甚至李枭都在想,要不要把《太空大战》这款基于PDP-1计算机开发的游戏拿出来,这个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个交互式电子游戏。
当然了这肯定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李枭感觉还是各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