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22章 这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冒顿坚定的说道,对易小川充满了信心。

大秦的边疆,一种新势力,像是一团黑云,缓缓升起。

“急报。”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

一位战士冲进房间,打破了寂静的夜色。

灯光下,蒙恬穿着一身黑色的官服,双目炯炯有神。

“何事。”开口问道。

他问道,手里拿着的文件揭示了一件让人烦恼的事情。

头曼单于死后,被他的儿子冒顿杀死,他用铁血的手腕控制了整个部落,甚至把一个孩子都杀死了。

更令蒙恬担心的是,冒顿带领的匈奴,实力越来越强,已经成为了秦国最大的危险。

尤其使他气愤的,是其亲弟弟易小川,居然背叛了秦国,投向了匈奴,并充当了一个主要的谋士,设计了一套促使匈奴兴起的策略。

蒙恬的双拳捏的咔咔直响,她的牙都快被磨碎了,心脏像是被撕碎了一样。

“蒙氏一脉,世世代代,都是如此。”

他在心里大吼一声,为国而死。

可是,当他发现自己的族人中,竟然有这样一个叛徒时,他感觉到了莫大的耻辱。

易小川背叛秦国,投入匈奴,图谋不轨,这对他来说是一柄锋利的长剑。

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的期望,怎么对得起皇上的信赖?若是这个时候易小川站在他的面前,他很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家人而亲自结束易小川的生命,用自己的生命来赎罪。

易小川出任汉将之事,已在秦国传开,并传到咸阳宫内的金殿之中。

秦始皇闻言,勃然大怒,浑身杀意暴涨,一拳砸在了王座的把手上,整个大殿都在颤抖。

“我秦土子人,却能为我国出谋划策。”

“你这是做什么?”

易小川虽然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但是他能够帮助新的单于登上王位,并且想出了一个让匈奴快速发展的战略,令秦始皇非常生气和忌惮。

气愤的是易小川已经离开了秦国,提防着匈奴的扩大给边疆人民造成的痛苦。

“我要亲自出征。”

秦始皇看着满朝文武,沉声道:“诸位可有什么好办法?”

这句话说得铿锵有力,直入人心。

匈奴势大,对边疆的危害越来越大,不能不加以重视。

王离站了出来,迎着秦始皇的决心,稚嫩的脸庞上,没有经历过多少风雨,但眼神中充满了坚毅。

“末将认为,当即刻起兵,与匈奴作战。”

他颀长的身形笔直如旗帜,剑眉星目。

“匈奴作乱,民不聊生,微臣愿意率军平定叛乱,以慰陛下之忧。”

王离是王翦之孙,也是王贲之子,年纪不大,但身上已经有了一种英雄气概。

王翦,这是一位传说中的名将,和李牧、白起、廉颇等人齐名,每一次出征都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

他的孙儿王贲也没有让大秦失望,大败楚军、水淹魏都、连破数个国家,两人合力,成就了六国霸业。

现在,他们又一次被提起,意味着一场新的战斗又要开始了。

和王贲大将军和爷爷王翦比起来,王离实在是太普通了。

他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将军。

没有任何战绩。

不过,由于其父与外祖父的关系,他得以与满朝文武同立于咸阳宫中。

他渴望为秦国建功立业。

这就是王家的骄傲。

所以,他自告奋勇。

欲率军北上,征讨匈奴。

其余几位将军也是如此。

表明了自己的意愿,要和王离一起北上。

在秦王朝,军功是以军功为基础的。

换句话说,想要提升军衔,只能靠战斗。

所以,他们都想着去打匈奴,立下大功,提升自己的地位。

但同样的,他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满足自己的战意。

军人都是好战分子。

但是,在政府官员中,人们的看法是截然相反的。

“殿下此言差矣。”

“发动战争,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更会有很多人因此而丧命。”

“我觉得还是和平比较好。”

“最好,我们两家能以联姻的方式,避开战争。”

众臣在李斯的带领下,都站了出来,向嫪毐献策。

一位将军立即站了出来:

“文臣之风,不可当也!”

“联姻?

我们要把我们国家的公主送到那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吗?

还是让匈奴人送些美人过来?”

“联姻?”

“这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啊!”

“吾王,臣以为,应当将其彻底铲除!”

“若是让他们成长起来,对我们秦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末将愿随小王大帅,前往前线!”

“我也要去!”

其余几位将军也都站了出来,想要并肩作战。

文臣们捋着胡子,两眼发直。

“将军知道个屁!”

“一场大战下来,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让无数的人丧夫丧子!”

“给战士们配备兵器,这可是一大笔钱啊!”

“六国初成,国库空虚。”

“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损耗?”

“再加上蒙恬大帅在边疆,匈奴想要攻打我们也不容易。”

“皇上,这件事情还得好好想想!”

“我等,是为了苍生!”

“还请陛下莫要意气用事!”

秦始皇戴着黑色的王冠,高悬于宝座之上。

他用胳膊肘抵住了头。

居高临下地看着下面争执不休的文武大臣。

秦始皇皱起了眉。

脑袋有点疼。

“殿下,这一战,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浪费资源,浪费资源!”

“大王,胡虏猖狂!”

“秦国之威,一定要立!”

文武两方,都是一脸愤怒的看着对方。

谁也不服谁。

文职官员更是撸起了衣袖。

一脸不怕那些将领,真要动手的样子。

将军们怒目而视,杀气腾腾。

若不是这里是咸阳皇宫,他们绝对要好好教育一下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官员。

两边吵得不可开交。

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秦始皇。

“陛下。”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还望陛下定夺。”

文武两人异口同声道。

秦始皇不说话了。

他倒向哪一边都不好。

虽说是为了讨伐匈奴,但是文臣的意见也是合情合理的。

在秦始皇皇宫里,人们正在激烈地讨论着要不要派兵攻打匈奴。一方是为了扞卫大秦的威严,一方是支持和平的文臣。赢轩安静地站在那里,就像是一个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