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5章

有了这种地图,以后行绝对不会出现走到一半发现河流太深过不去,土质松软过不去,树林太密过不去的情况,行军速度不知道能提升多少!

“等任务完成,这地图结果我两周,不,一周就行···”

回团里之后,一定要把这些地图全部多复印几份出来···

不用两周,少睡点觉,一周就复印一份出来···

和这玩意一笔,鬼子的军用地图什么的,就是垃圾,绝对是垃圾,就算是传说中的航拍照片地图,怕是也没这个好····

“这是哪里来的?”苏继刚问道。

他可是制作过地图,这种地图制作难度之高,需要考察的数据量之大,难以想象····

精确到分米的等高线,每一座山林的植被,土质,甚至河流季节水深水流变化,然后扩大到方圆数百里的范围····这该是多么庞大的工作量。

哪怕数百人的专业制图团队,花费一年的时间也做不出来。

“哈哈,这东西骡子上还放着好几分备用的,等会给你一份,记得别弄丢就行,而且团长哪里也还有好几分,是咱们的雇主提供的”

张大彪作为军人,而且是营长级别军官,自然知道这份地图的珍贵以及制作难度,他呲了呲牙:“至于对方怎么制作的,这我就不知道了”

“估计是飞机拍,然后请大学教授什么的画的吧”

“哈哈,多谢了”

苏继刚满脸笑容:“我现在就出发”

叫上一个战士,带了半箱驳壳枪子弹,还有两把驳壳枪,再拿上张大彪给的地图册,苏继刚隐藏着夜色的阴影中,向远处的村庄走去。

······

独立团。

杨村。

傍晚时分。

“政委,弹壳和武器弹药都装车装好了”一个独立团排长跑过来和赵刚敬了个军礼。

“好,准备一下,带上点吃的,准备出发了”

赵刚点了点头:“这次是去总部兵工厂,而且要抓紧时间赶回来,让同志们加快点速度,我们要连夜赶路”

“是”排长跑向装载满物资的车队。

“政委,这是清单”

等了一会,一个战士从团部跑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叠文件:“这批物资总共有三十七万枚弹壳,两千发60迫击炮弹,4门60迫击炮,还有两千枚德造大瘤子”

战士从破旧的表示着日文的文件夹上取下一张纸交给赵刚。

“好的”

赵刚接过纸张,折叠好塞进了胸前的袋子,然后徒步跟上了已经到杨村村口的马车队。

离开杨村前,他回头看向村子,眯了眯眼睛···

李云龙让他来带领运输队,运输给总部兵工厂和总部的弹壳,还有一部分武器弹药,理由是最近团里训练,军官们都走不开···

这理由合情合理,近期战士们巨大的进步他也看到了,他无法拒绝····

但是!已经九天了,突击队还没有回来···

这李云龙绝对有问题,不知道在谋划什么。

“出发”

赵刚面无表情的转过头,跟上运输队:“加快速度,争取后天赶回来”

想撇开我?

连夜赶路,明天就能到总部,之后借一匹马中午就能赶回独立团,我倒要看看这家伙想干啥。

·····

杨村一处房屋屋檐下,李云龙和孔捷两个人正看着赵刚离去。

孔捷啧吧啧吧嘴,吧嗒了一口烟斗:

“你小子是怎么让他现在就出发的?不是说这小秀才发现问题了么?他居然舍得走?”

“嘿嘿嘿····”

李云龙嘿嘿一笑:

“我和这小秀才说让他后天早上出发,他自然不肯,要今天连夜出发,这不忙活了一下午”

“小秀才跟我斗····”

“欲情故纵”

孔捷眉毛一挑:“行啊,老李,这都会智斗了”

“哈哈哈···”

李云龙哈哈一笑,随后话题一转,语气凝重:“你去组织部队,今天晚上我们就出发,按照预定计划,突击连应该已经快到阳泉了”

“好”

夜幕降临,弯月高悬。

从南面吹来的风没多少寒意,这2月晋东北的夜间,竟罕见让人感觉温暖,。

“这鬼天气···”

王根生避开积雪融化后出现的小溪流,嘴里骂骂咧咧。

冬天就该老老实实的冰天雪地···

前几天日夜都是零下十几度,哈口气都能冻上,这现在怎么就暖和起来了?

四周巡逻了一圈,热的他都想把棉衣脱掉了。

王根生走到张大彪身前说着:

“我在山上砍了几根树枝用藤条绑起来做了几个担架,然后绑在大骡子的背上,铺上行军被,在让那几个重病的战士们躺在上面了”

“好”张大彪点了点头:“还有那几个体力不支的弟兄们呢?”

“休息到现在,有五个恢复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还行,拉着骡子应该不会掉队,不过这帮小子虽然硬撑,但长途急行军肯定不行,我已经准备了几幅担架以防万一”王根生微笑着回答。

能进入突击连的都是意志坚定的战士,能自己走绝对不会麻烦别人,只是意志力再强,也不能突破体能极限,身体垮了,那就真的垮了。

“接下来,就看苏继刚那边的消息了”看向天空的弯月,张大彪状似自言自语。

“要是不能渡河怎么办?你这法子是从地图上看出来的,谁也不保证是不是真的,而且,现在是冬天,融雪的雪水不一定有夏天山洪的量”

王根生语气担忧:

“现在到处都是鬼子的搜索队,最近的距离我们只有几公里距离,明天这儿肯定会被发现的”

“不仅仅是地图,我以前见过这种情况,积雪融化的时候会出现山洪河道,可以走船,老船夫甚至可以走木筏,这天气,明天山洪肯定会越来越大,水量不是问题”

张大彪语气淡定,丝毫不慌:

“这里南面有一条泾河,多得是靠水吃饭的乡里人,只要有水道,就能找到船夫和船,可别小瞧了这群吃水的乡里人”

“如果不行,那就丢掉部分辎重,走山里的小路,向东西向突破鬼子包围圈,再依靠速度摆脱鬼子的追击,绕道晋东北回杨村”

“不过,这一绕就是小半个山西了·····”

不到万不得已,张大彪不想改变突围路线。

不提团长的接应部队···

绕道小半个山西回杨村,路程那就是接近一千里了,至少十几天的跋涉,而且他没有晋东北地区的地图,很容易迷路不说,万一遇到鬼子或者其他部队,比如晋绥军,那可不是好事·····

至于带着一百多人,驮着一大堆药品,硬冲打破鬼子包围圈突围,那张大彪还真没想过,就算物资有骡马驮着,部队机动能力有保障,他们火力也前所未有的强,但一百多人,这也太看不起鬼子了····

午夜时分,众人苦苦等待的苏继刚终于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一个约莫四十来岁的汉子。

“在下姓李,单名一个汉字”

“我们大当家的对各位八路军好汉是敬佩万分”

四十来岁,带着一顶蓑帽的老农式汉子李汉对着张大彪抱拳行礼:

“进攻鬼子兵站,击杀几十个鬼子兵,这事听得就提劲,听说你们来了这里,咱们地段,那些投靠鬼子的汉奸都吓得不敢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