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又过去了一年。王安军和娄晓娥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即将步入新的人生阶段。
这一年里,他们的感情始终如一,甜蜜如初。无论是在学校还是休息日,他们总是形影不离。
毕业后,王安国迫不及待地催促王安军前去提亲,希望能尽快让他们结为夫妻。
如今的王安国,凭借着他的几个女人,系统给的奖励,让王安国获得了丰厚的奖励,事业蒸蒸日上。
在港岛地区,他已经站稳脚跟,拥有了一席之地。
然而,港岛距离祖国较近,迟早会被收回。对于王安国来说,国外才是他向往已久的地方,但一直未能如愿以偿。
因此,他计划派遣王安军前往国外为自已开拓道路。
与其他学生不同,王安军不仅精通俄语,还擅长英语以及其他多国语言,这使得他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
说起来现在王安国的两个成年的弟弟都有自已所擅长的领域,这让王安国感到非常欣慰。
王安民天生就有一种独特的小幸运体质,王安民钓鱼,并且每天都能通过钓鱼赚到一些钱。
即使跟随王安国前往港岛,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由于他的好运连连,事业也总能一帆风顺。
因此,王安国决定将王安民留在港岛发展,并计划在秦淮茹生下孩子、身体恢复之后,让他们一家在港岛定居下来。
这样一来,王安民可以继续享受港岛的繁华与机遇。
而王安军则精通多种外语,具备出色的语言能力,这使得他更适合去国外发展。
尤其是当王安军与娄晓娥结婚后,这种优势变得更为明显。
娄晓娥作为千金大小姐,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尽管她有时显得有些天真可爱,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有着敏锐商业头脑的人。
她懂得如何利用资源和机会,能够帮助王安军在国外的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功。
娄晓娥的父亲可是娄半城,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她,其实做生意才是她最擅长的。
这几日,王安国不辞辛劳地带着王安军,多次前往娄半城家中,为自已的弟弟王安军提亲。
如今王家已经失去了所有长辈,俗话说“长兄如父”,作为兄长的王安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几个弟弟的家长和依靠。
王安国对这次的提亲可谓下足了功夫,毕竟虽然王家现在也算有钱有势,但是娄家也不差钱啊。
所以想要提亲成功,那就得拿出一些用金钱都买不到的珍贵之物才行。
首先,就是像冰箱、彩电之类的家电,这些东西在当时的四九城市场上极为罕见,就算娄半城再怎么有钱也是没地方买去。
不过王安国却凭借着自已在港岛的人脉关系,弄到了这些稀缺物资。
而且,更厉害的是,他还通过一些巧妙的手段,竟然是以零元购的方式得到了这些东西。
然后呢,还有珍贵的药材,比如上千年份的人参。
这种东西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宝贝啊!虽说不能让人起死回生吧,但至少也能给活着的人续续命。
这可真是太宝贵了。
本来娄晓娥就和王安军情投意合,两人已经正式谈了一年多,娄半城夫妇对这个未来女婿也是非常满意。
现在又有王安国出的彩礼,那更是满意的不得了。
两人结婚的酒宴并没有选择在南锣鼓巷举办,而是在酒厂附近的大院里举行。
毕竟四合院里的邻居们和王安国家关系并不好,谁愿意让这些人占便宜呢?
而且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这帮人太可恶,如果请他们吃饭,不仅彩礼钱给得少,还会连吃带拿,简直就是一群饿死鬼投胎!
因此,娄半城夫妇决定将婚礼办在酒厂附近的大院里,这样既避免了与四合院那帮人的接触,又能让娄晓娥和王安军的婚礼更加顺利地进行。
虽然没有在南锣鼓巷举办,但这场婚礼依然热闹非凡,充满了欢乐和幸福的气氛。
王安军和娄晓娥当天并没有回到四合院居住,当然也没有住在这边。
毕竟现在他们已经结婚,需要一个属于自已的家。
王安国特意将南锣鼓巷 95 号院东跨院的房子腾空出来,准备作为两人新婚的婚房。
这样一来,王安军和娄晓娥就有了一个温馨舒适的新家,可以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而四合院里中院的房子则被分给了老四,后院原本属于许大茂的房子,则安排给了老五居住。
尽管王安国家的老四和老五目前尚未到结婚年龄,但提前分配房屋也是为了确保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拥有自已独立的空间。
无论未来是否会使用这些房子,他们都应该有自已的居所。
这不仅体现了家庭对成员的关爱与照顾,更是一种传统的家族观念的传承。
娄晓娥虽然名义上嫁入了南锣鼓巷 95 号院,但她实际上住在独立的房子里,与四合院中的其他邻居几乎没有交集。
这样一来,聋老太太这辈子都无法算计到娄晓娥,因为她们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而傻柱也注定与娄晓娥无缘,他们的人生轨迹从此分道扬镳。
至于已经下线的许大茂,他再也不会出现在这个四合院中,这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这次王安军娶娄晓娥,因为是生活在南锣鼓巷 95 号院的东跨院,王安国同样获得了系统奖励。
只是让王安国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奖励的居然是美帝那边的一个大型港口附近的庄园以及大型库房。
都是出现在现实中的实际的奖励,这也是第一次,王安国获得这种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