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8章 大伯回来了

陈寻洗完澡,换上衣裳,一看时间都快五点了,天色也慢慢暗了下来。

估摸着爷爷大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得了,还是自己先动手做饭吧。

他们都忙活一整天了,中午饭都没顾上吃,自己先把饭做好,等他们回来也能吃上口热乎的。

家里还有昨天摘的淡菜,就先来个淡菜汤。

锅里倒点油,油热了就把切好的姜片、八角、茴香扔进去炸一炸,这样味道更香。

再把切好的白萝卜翻炒几下,加够凉水,然后把洗干净的淡菜一股脑儿倒进锅里。

(记住啊,淡菜得凉水下锅,这样更容易煮开口!)

大火烧开了,加点盐、料酒这些调料,味精就不用放了,淡菜本身就够鲜,小火慢慢炖着就行。

接着又打开电饭煲,舀了些米放进去,加点水,按照大妈教的方法,水没过手背就差不多了。

盖好锅盖,按下开关,开始蒸米饭。

到了晚上快八点的时候,大妈和爷爷才急匆匆地赶了回来。

陈寻把之前切好的香菜撒进了汤里。

大妈接过厨房的活儿,又炒了一盘八爪鱼,一盘辣螺。

菜都上桌后,一家几口人开始美滋滋地吃饭。

陈寻一边吃,一边听着爷爷和大妈聊今天的收获,心里美滋滋的。

今天光蓝瓜子就卖了52斤,饭店给了230一斤的高价,一共卖了11960块钱!

其他的鲈鱼、狗鲨、石鲷、真鲷等等,又卖了2607块钱。

所以今天一共卖了15567块钱,日入过万啊!

这一天的收入,赶得上陈寻以前一个月的工资了。

看着长辈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陈寻也感到特别满足。

第二天一早,爷爷和大妈就给昨天借抽水机的两家各送了一条烟。

说了几句话之后,他转身又往老周家里送了两条烟,还邀请他过几天来家里做客吃饭。

那四条烟就花了他1000多块大洋。

在农村啊,就讲究个人情世故,既然求人家帮忙了,那肯定得还这个人情,不然以后有事再想找人家帮忙可就难了。

昨天晚上吃完饭,三个人凑一块儿商量了下,决定今天不去赶海了。

准备一起去镇上买点东西,然后去陈寻外婆家。

一方面陈寻确实想外婆了,而且过段时间就要开海了,可能会更忙,现在得抓紧时间去看看,也是很久没怎么走动了。

另一方面,爷爷以前得冠心病的时候,除了大头是大伯出的,当时还借了小舅家5来万块钱。

虽然是亲舅舅,但“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现在家里有钱了,得赶紧过去把账还了。

以前陈寻混账也就算了,如今成熟了自然不能一直替爷爷欠着了。

陈寻心里一直记挂着,外婆对螃蟹的那份偏爱。

眼下正是9月份,蟹黄满满,正是品尝螃蟹的好时节!

前几天,大妈就从捕捞的螃蟹里精挑细选了几只膏满黄肥的,还意外发现了一只珍贵的黄油蟹。

说起这膏蟹和黄油蟹,那可真是螃蟹里的顶尖货色。

价格自然也比普通螃蟹高出不少,渔民们通常自己都舍不得尝一口!

可能有人不太清楚,膏蟹和黄油蟹到底有啥区别。

其实啊,它们都是母蟹的一种。

膏蟹呢,就是那些已经怀孕了的母蟹,它们体内会生出红黄相间的蟹膏,煮熟后蟹膏像蛋黄一样,香气扑鼻,吃起来更是越品越有味。

至于黄油蟹,它其实也是膏蟹的一种,不过因为在水温较高的浅水里晒太阳,蟹膏受到了刺激,就在螃蟹身体里转化成了金黄色的油,然后渗到螃蟹的各个角落,让整只螃蟹都充满了黄澄澄的油,所以才得名黄油蟹。

黄油蟹还有“蟹中之王”的美称,听说在香港,一只50克的黄油蟹能卖到上千港币呢!

他们把螃蟹仔细打包好,又找了个保温箱放在三轮车上。

冰箱里的海鲜也全拿出来,一股脑儿放进保温箱,准备带走。

然后三个人骑着电瓶车,直奔镇上而去。

到了镇上,先去水果店挑了些新鲜水果,又特意去了一家老店,买了外婆最爱吃的猪油糕!

这猪油糕啊,是用猪油、糯米、白糖这些材料做的,吃起来油而不腻,糯糯的,湿湿的,特别好吃!

小时候,有人送给外婆,她总是舍不得吃,小心翼翼地收在箱子里。

但只要陈寻嘴馋了,外婆就会拿出猪油糕给他,笑眯眯地看着他大快朵颐。

然后,陈寻又找了一家老凤祥,买了个礼物,是个价值两万的刻着龙凤呈祥图案的镯子,本来他也想给大妈买的,但大妈说什么也不要,拗不过她只好作罢。

东西买全了,他们又骑上车,继续赶路,没多久到达了县城的一个老小区里。

看到亲家公来了,特别是多年没见的心爱的外孙也来了,外婆高兴得合不拢嘴。

大妈虽然跟外婆一家没关系,但也得来帮忙照看着爷爷。

但又一想到自己那个苦命的女儿,就忍不住流下眼泪,只能在陈寻身上寄托一些情感。

她转身从床头箱子里,翻出两个不知道放了多久,已经变得金灿灿的苹果,塞给了外孙。

陈寻小时候总觉得,外婆的箱子就像个魔术箱,里面什么都有。

他们把带来的东西从三轮车上卸下来。

大妈把装着手镯的小袋子递给外婆,说:“寻子他外婆!这是您外孙给您买的礼物,您打开看看!”

外婆接过袋子,掏出里面的首饰盒,一打开,眼前是一只闪闪发光的手镯。

外婆连忙合上盖子,佯装生气地说:“你们家日子本就过得紧巴巴的,还给我这个快入土的老太婆买什么礼物,快拿去退了!”

大妈看外婆这态度,知道不说清楚是不会收的。

连忙跟外婆解释了一番。

听说外孙这段时间赚了不少钱,足足有50多万,外婆也高兴起来,这才勉强同意收下礼物。

大妈帮母亲摘下左手上的银手镯,换上了崭新的金手镯。

看着手上金光闪闪的手镯,外婆也是满心欢喜,时不时地还用手轻轻抹一下。

快到中午的时候,陈寻的小舅和小舅妈下班回来了,他俩都在县里的学校教书,瞧见外甥久违的居然来了,别提多高兴了。

小舅妈挽起袖子,做了一大桌子好菜。

大家伙围着餐桌,边吃边聊。

听说外甥最近赚了不少钱,小舅刘兴武也是满心欢喜,端起酒杯就和外甥干了几杯。

他心里清楚,这些年外甥和他爷爷过得不容易!

吃饭的时候,外婆在桌上不停地跟儿子儿媳炫耀外孙给她买的手镯,

还问他们好不好看,像个小孩子一样。

看着母亲这副模样,刘兴武也是又好气又好笑。

老人年纪大了,有时候还真跟小孩似的!

其实陈寻有两个舅舅,大舅舅叫刘兴文,人挺好的,可就是娶了个不省心的媳妇。

陈寻的大舅妈,那真是个分得清里外拐的人!

对自己家的亲戚,那是又大方又热情,没得说!

可对丈夫这边的亲戚,那就抠门得很了。

所以跟这边的亲戚关系都不咋样。

外公走得早,几个孩子都是外婆一手带大的,外婆性格也强。

看到儿媳妇这样,哪能忍啊。

所以两人经常吵架,婆媳关系越来越紧张!

刘兴文夹在母亲和媳妇中间,也是左右为难。

外婆觉得大儿子怕老婆,对他也没什么好脸色,慢慢地大舅来得也越来越少了。

吃完饭,陈寻向爷爷之前借舅舅的5万块钱,一次性都还给了他。

小舅妈见寻子帮爷爷把钱都还了,也是高兴得不得了!

其实她私下里也没少跟丈夫嘀咕。

毕竟大家赚钱都不容易,自己家里还有两个女儿要照顾呢。

坐在一起聊了一会儿,小舅妈又骑着车往镇上赶,下午她还有两节课要上。

小舅下午没课,就留在家里陪姐姐一家聊天。

又坐了一个多小时,陈寻一家才离开。

走的时候,外婆拉着外孙的手,依依不舍,让他有空常来!

陈寻心里也盘算着,等禁渔期过了,多赚点钱。

先把家里的房子建起来,到时候就能把外婆接过来长住了!

......

回去之后,在村口陈寻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很是惊喜,就停下来打了个招呼。

“欸?是志哥回来了吗?”

“对,今天刚到,正准备去找你来着。”

“志哥,这是去哪儿啊?好久不见了我请你去吃顿饭吧!”

“下次吧?我……去所里办点事儿……”

陈寻打招呼的那人叫陈志安,比陈寻大六岁,是陈寻小时候在村里玩得挺好的一个大哥哥。

高中没毕业就去广东深圳打工了,所以多年没见。

“对了,听说你前几年叔叔阿姨也去世了......你,这两年还好吧?”

“嗨,都过去了,没关系。”

“那我不耽误志哥你了,明天早上有空不,咱一起去叙叙旧,钓钓鱼啥的~我跟你细说。”

见陈志安好像挺忙的,陈寻也不耽误他,跟他道别。

陈志安家里也有鱼竿,陈寻之前见过。

“好。”

说完,陈志安接过陈寻给的塑料袋,就匆匆走了。

陈寻通过后视镜,看到陈志安快步往村头边上的公共厕所走去。

“……”

敢情志哥说的所里,指的是厕所啊?

说起来陈志安也挺惨的,十几岁那年,具体哪天陈寻记不清了,陈志安和父母一起出海打鱼,遇到了风暴,最后就陈志安一个人抱着个油桶捡了条命回来。

从那以后,陈志安整个人就变了,变得孤僻,话也少了,最后甚至有点神经兮兮的。

陈寻和陈志安玩得好,那是有原因的。

陈寻小时候调皮,经常一个人跑去摸鱼捉虾,有一次在滩涂上捡贝壳,不小心陷进了淤泥里,动都动不了,周围又没人,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而且那时候潮水已经开始涨了,陈寻正绝望呢,陈志安出现了,把陈寻从淤泥里拽了出来,背回了岸上。

从那以后,陈寻就成了陈志安的小尾巴,志哥志哥地叫着,一直到陈志安一家在海上出事,陈志安性格大变,也没变过。

虽说某种程度上和自己同病相怜,但至少自己还有个爷爷,还有大伯一家帮衬着。

说起这些,陈寻只能感叹人生无常,两兄弟都历尽风雨坎坷了。

陈志安家三代单传,爷爷奶奶早就不在了,家里突然遭了这么大变故,就成了孤家寡人一个,好在有政府和村里人帮忙,日子虽然难过,但好歹能活下去。

之前陈寻外出读书的这些年,陈志安就靠在海边弄点海货,再加上大家的帮助,勉强过日子。

出去打工了几年,如今也算有点积蓄了吧,应该是回渔村躺平了。

以前陈寻爸妈没出事的时候,每逢过节回来,都会带点东西去看看陈志安。

他家里不缺油盐米这些,村里定时都会送过去,温饱不成问题。

......

回到家之后,大伯也总算出差完回来,给爷爷打了声招呼之后,就马不停蹄的看了一眼冰箱里满满当当杀好的鱼,当场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说真的,听媳妇在微信说了一番关于自己侄子逆天的运气,他的心情也是极其复杂,工作都没心情了。

于是他刚忙完就马不停蹄的日夜兼程赶回来,缠着侄子问他钓大黄鱼钓大石斑的心得。

又对着他的海钓竿啧啧称奇,爱不释手,问他从哪弄来的这么专业的钓竿......

陈寻看了一眼一旁幽怨的大妈,心中苦笑可不能搅了大妈的好事啊,于是连忙推辞说自己得早点休息了,明早五点半就得起床去钓鱼,改天跟大伯分享。

不过看他这样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自己也只好答应他告诉自己之前钓鱼的位置,看起来他也是明早迫不及待了。

夫妻小别胜新婚。

陈寻这边上了床,关了灯,客厅里的大妈就凑到了大伯旁边,轻声细语地说:

“威猛先生,咱们也去休息吧~”

“……今天不行,明天我还得早起钓鱼呢!起不来可咋整,这几天小寻钓了那么多鱼,我可得去试试手气。”

大伯一听,嘴角直抽抽,赶紧找借口推脱。

“哼,今天就饶了你,明天晚上可不许再推了,明天午饭晚饭给你弄点蛏子补补,期待你的表现哦,威猛先生~”

大妈的手指在大伯陈禹胸膛上划了划,然后又坐直了身子看电视。

“……我先去睡了,明天得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