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88章 人脉的扩广

此时被何雨柱激发了心中火热激情的王主任,哪里还在乎她刚才来的初衷,更忘记了一旁闫埠贵的存在,当下拉动着板凳,朝着何雨柱跟前挪了过去,一幅兴致勃勃的询问起来。

“来,柱子,给王姨细细说说,你这个想法,核心的思想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当“王姨”二字出来的时候,无论是一旁的闫埠贵,还是旁边看热闹的邻居们,都瞪大着眼睛,一脸震惊的看向王主任和何雨柱。

街道办主任是什么级别的官员,现场可能九成的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是街道办主任有多大的权利,所有的成年人都非常清楚。

大到房屋的分配,中间有先进的评选,小到零散活计的分配,可以说,对于在场只要不是轧钢厂工人的居民来说,街道办就是他们的天,而街道办的王主任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土皇帝。

而如今这样一个实权人物,却主动凑到被他们平日里称作“傻柱”的厨子跟前,亲热的自称“王姨”。

虽然大家一时还不清楚,这个称呼意味着什么,但是何雨柱今日不同往日的表现,他们却一个个都看在眼里。

最近刚刚痛失了这个大粗腿的贾家婆媳,此时感觉肠胃都悔得几近痉挛,就差晕倒过去。

而刚刚被何雨柱认作奶奶和干爹干娘的聋老太太和一大爷夫妇,此时却像是吃了蜜糖一样,笑得合不拢嘴。

还不清楚周围的邻居,已经在内心里掀起了龙卷风雨一般的喧嚣。

面对王主任的询问,何雨柱也没有想过要敝帚自珍。

毕竟他目前来说,主要的地盘还在轧钢厂,街道办到底和他隔着一层。

所以一些先进的办法,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能够结一份善缘,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他可不是刘海中那个官迷,任何一点能够耀武扬威的机会都不放过。

当然,对于王主任表示亲近的橄榄枝,何雨柱当然不会无视,毕竟日后谁知道在什么时候就能够用到这份人情不是?

对于王主任的请教,他也没有丝毫的隐瞒,就把后世一对一扶贫模式经过魔改之后,详细地说了出来。

“王姨,这个方法,最为核心的地方,就在于街道办只是牵线,也只能牵线,线的两头都必须在于自愿,毕竟只有人家知根知底,才能够放心的相处在一起,否则容易给街道办招惹是非!”

虽然何雨柱最后一句话有些多此一举,但是却让王主任看向何雨柱的目光更加亲切起来。

办事成不成先不说,能力大小也不说,但是在推卸责任这方面,任何官员那都是无师自通的能力。

所以招惹麻烦的事情王主任肯定不会去干,用不着何雨柱去强调。

可是这个办法的总结人,直接提出来的注意事项,和街道办自已想出来的推卸责任的方法,那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何雨柱说出来,那是注意事项,可要是王主任说出来,那完全就是能力不足或者推卸责任的懒政思想。

何雨柱如此贴心,如此实诚的说出这番话,王主任打心底里已经将何雨柱当成自家的一个晚辈来看了。

“至于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我认为有三方面!”

“第一,必须能够形成互补的。就像我家老太太,身体健康,日常生活物资有街道办支持,我顶多就是帮助她老人家做做饭,打理打理日常生活,根本帮我造不成多大负担的。”

“还有我干爹,人家工资都比我高,以后养老那是以后的事情,起码现在我都说不定还要靠他老人家接济,所以对我干爹来说,起码十年之内都没有任何好处的。”

“我干爹看得远,但不代表着所有人都能够看得远,这些就需要街道办去给人家分析分析。”

“第二,尽量保持就近原则。毕竟这是两个不完整家庭的重组,如果要是距离太远,不知根知底,容易出现后续的遗留问题,到那个时候,作为牵线的街道办,可就有解决不完的麻烦了!”

“所以,王姨你们如果有这个想法,最好先广而告之,然后暗中推动他们自已结合,然后街道办在出面充当一个公正、保障和背书的角色,如果未来某些人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那么你们在出面调解也好惩罚也好,就拥有了大义!”

“最后一点,就是要注意后续走访!这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持续性很多年的工作,最好把后续走访监督日常化,只有街道办常常走访、监督、关心,大家才能够把内心里的一些阴暗面压制起来,促进大家不断向好!”

“防患于未然,总比出了问题再解决要强得多不是,这方面我相信王姨您的经验肯定比我丰富多了。”

“当然,以上就是我一个人没事胡乱琢磨的,具体的事情,还需要王姨您这样的专业人员来分析总结,毕竟城里和乡村环境不同,执行起来所遇到的问题不一样,这些都需要考虑。”

如果说前面那些话让王主任感到有些震惊的话,那么后面何雨柱专门强调的话,就让王主任有些麻木了。

她不过是询问了一句,何雨柱竟然已经想到了可能会被推广,甚至连推广之后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强调了出来。

这哪是一个工厂里的厨子所能够意识到的高度?

此刻如果不看何雨柱那张脸,告诉王主任说眼前这是市里的领导,王主任都有些相信。

毕竟在政府机关当中工作,没有到达一定的层次,思想意识就无法提升到那个境界,这就是所谓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看着王主任那震惊的眼神,何雨柱表面上一幅风轻云淡的样子,内心里却得意洋洋。

这才哪到哪,就有些受不了了?

如果放在后世,政策推广对于任何一个成年人来说,简直就要成为本能了。

毕竟身处信息发达的时代,任何有点好的做法,恐怕全国上下都会下意识的琢磨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