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4章 下山买年货咯!

“圆宝,过来!”

“看看我给你准备的新座位!”

刘宇林拍了拍刚刚做好的雪橇椅,呼喊趴在走廊上发呆的圆宝。

圆宝无精打采地站起来,缓缓走了过去。

“别不开心了圆宝,走,今天我带你出去玩。”

刘宇林将圆宝抱上雪橇椅,并用几根宽绳子当作简易的安全带,将圆宝绑在雪橇椅上。

起初圆宝还有些挣扎,但等雪橇发动后,圆宝就开心得像个大熊猫宝宝一样,举起一对小爪子不停地欢呼。

刘宇林和刘宇冬坐在前座上,挡住了迎面打来的寒风,后面的圆宝才没有感觉太过寒冷。

不过在这速度与激情下,一点寒风也算不上什么了。

“驾!驾!!”

刘宇林现在已经对雪橇的驾驶轻车熟路,拉着缰绳掌控狼群的模样,确实是那么回事。

林间的雪景如电影般在兄弟二人身旁闪过,一幕接一幕,精彩无比。

冬天的空气,在此刻,也似乎变得没有那么令人刺鼻。

为了让圆宝能早点从失去玩伴的悲伤中脱离,刘宇林也是一整天都坐着雪橇,拉着圆宝在雪林里兜风。

直到黄昏来临,刘宇林这才驾驶雪橇回了家。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圆宝也慢慢恢复了正常,恢复了原本该有的活泼和精神。

刘宇林自已也慢慢习惯了虎妞离去后的院子,他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很快,时间来到腊月二十五。

距离春节仅仅只有五天。

刘宇林为了坚守护林员的岗位,没有向局里申请休假,选择就留在山里过春节。

作为弟弟的刘宇冬,知道哥哥是这个打算后,也选择留了下来,准备在这里和哥哥刘宇林一起过年。

这天上午,林业局的司机小伙开着面包车来到了山上。

司机小伙原本已经放假了,但听说刘宇林还在山上坚守岗位,于是自告奋勇开车过来,准备接刘宇林和刘宇冬兄弟俩下山买年货。

这段时间地上的积雪消融了不少,勉强能行车。

但速度得慢,快了就会翻车。

可即便冒着打滑翻车的风险,局里的司机小伙仍然要主动来接刘宇林。

滴滴——

门外车子的喇叭声响起,屋里正坐着烤火的刘宇林和刘宇冬立即走了出去。

“哎呀,真是辛苦你了,这个时候还麻烦你开车来接我们。”

刘宇林苦笑道。

“你好你好。”

刘宇冬也赶忙上去和司机小伙握手,十分感激。

“没事,我家就在本地,顺手的事。”

“走吧,现在街上的集市可热闹了,什么都能买到。”

说罢,司机小伙还亲自给兄弟二人打开车门,十分的客气。

“好好好......我自已来我自已来。”刘宇林笑道。

上车前,刘宇林也不忘将院子铁门锁好,而圆宝此时也从屋里出来了,正站在卧室门槛上看着。

“圆宝你在家好好待着,我们去山下买些年货回来,到时给你带好吃的。”

圆宝像是听懂了一样,还点了点头。

“真乖,拜拜!”

随后,兄弟二人就坐上面包车下山去了。

路上,三人都聊着各自的有趣故事,聊到高兴时,三人还会哈哈大笑。

临近的春节也为人们的谈话带来了喜庆,好像不管平时多么苦闷,到了这时,话里话外都成了欢乐和喜悦。

车子在山路的雪地上缓慢行进了三个小时,终于来了山下平坦的公路。

司机小伙虽然年纪轻轻,但驾驶车辆却是稳重。

没有为了赶时间而求快,全程都保持着最安全的车速。

也正因为如此,这趟下山的路程才如此的顺利。

到了城里,司机小伙径直将刘宇林和刘宇冬拉到了一条满是行人的集市小街上。

这里人声鼎沸,到处都是吆喝叫卖的商贩。

他们保持的传统,让这条街看起来格外的热闹。

三人下了车,勉强挤进热闹的人流里。

涌进的人群甚至能把正在和商家砍价的买家给挤走。

所以,不少买家都是一口价拿下。

不是因为太有钱了,而是因为没时间砍价。

“天啊,这里人这么多啊?”

刘宇林紧紧跟在刘宇林的身后,不停感叹人流的庞大。

可他心里却没有一丝厌烦,反而十分享受这股气氛。

跟哥哥刘宇林在山里待的这一段时间,可是感受够了什么叫作顶级寂静。

如今回到都市,完全就是小母牛坐火箭,牛逼轰轰带闪电。

“可不嘛,平常这条街基本都没啥人的,只有到了快过年的时候,才会有如此风景。”

司机小伙开口道。

“这感觉就像回到了小时候。”

“记得我上小学那会,我爸就是牵着我,在这种人群里穿梭买年货的。”

“啊?真的吗?我咋不知道?”

刘宇冬疑惑。

“那时候你才上幼儿园呢,你当然不记得了。”

“后面你也知道,咱老家那个地方人越来越少,基本都搬去大城市了,所以后面也就没了当年那么热闹的景象。”

“是啊,想当初我们还是陪着父母买年货的小孩子,转眼间......自已就成了当年买年货的父母了。”

司机小伙感叹道。

“确实太快了,想想几个月前来到这里,就感觉是昨天一样,哈哈。”

刘宇林笑着回答道。

几人一边聊着天,一边观察路边的年货摊。

这时刘宇林突然停了下来,他看到了自已最喜欢的吃的一种食物。

为了防止被人群推搡,刘宇林拉着司机小伙和刘宇冬站到了摊边。

那是一个专门卖腊肠的摊子。

铁架上挂满了一根根暗红色的腊肠,又长又粗,看起来就很好吃。

“老板,你这腊肠怎么卖啊?”

“都是自已做的吗?”

刘宇林捏起一根腊肠瞅了瞅,随即询问老板。

小摊的老板是一个皮肤黝黑的中老年大叔,简短的头发,虽然花白,但看起来很有精神。

“一百块钱一根,都是自已灌的,用的都是上好的乡猪肉,猪也自家养的,肉质好着呢!”

老板的腊肠一根一共有三节,每一节差不多是一斤,一根就是三斤,差不多33/斤。

腊肠里面的猪肉会失去水分,一斤猪肉一般出六两或者七两。

而平常猪肉都是13块钱一斤左右,自已养的乡猪肉一般要贵一点,15块钱一斤。

加上人工费,要价33/斤还算实惠。

“好,给我装5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