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看到刘岚拒绝现金,开口说到:岚姐你就收着吧,妹妹的嫁妆钱柱子己经准备好了,你放心,你既然跟了柱子,那就不能让你过苦日子,柱子有赚钱的门路,你就安心的收下。
柱子,你不要对刘岚这么好,不值得。
行了,收起来吧,还有今晚去柱子家吃饭,等下会叫上马华和胖子,让你们去试菜。
刘岚听到还有别人,这才答应下来,然后收起钱和票据,这才走出仓库,何雨柱又等了一会儿,才走出去。
过了一会儿,柱子叫马华过来,师傅有什么事情吗?
马华,今天晚上你带胖子和刘岚来师傅家吃饭,顺便帮师傅试下菜,还有这里有5块钱,师傅等下会带点油和配菜回去,你去财务科把钱交了。
知道了师傅,马华晚上跟他们说一声,现在就帮师傅把钱送去财务科。
柱子说到:那你顺便去下大仓库里看看有没有酸菜,快去快回,知道了师傅,那马华去了。
等马华走后,柱子开始查看了西周,并且看了下调味料,现在合成了一种秘料,然后把众位师傅叫到面前,还有赶回来的马华和胖子,然后拿着秘料说到:这是一种秘料,等下柱子会分发给你们,你们做菜的时候加一点,这样做出来的菜就会有肉的味道。
你们可以去试试,看着众人拿着秘料马上开火做菜,刘岚走到柱子身边说到:柱子,你就这样把东西给他们,不怕他们偷学到?
岚姐没有关系,如果他们能学到,算他们有本事,再说刚刚只是牛刀小试,这些秘料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的。
两人在说话的时候,众人己经做好菜摆在柱子面前,柱子让他们自己先尝,然后在让众多帮厨尝尝,果然不出柱子的所料,一个个吃起来,根本停不下来。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众位工友走进厨房就闻到很浓的肉味,还在想今天食堂难道吃肉?
没有想到,他们排完队打菜的时候,跟本没有肉菜,众位工友很是不满就闹了起来,说要吃饭。
这件事情闹大,惊动了杨厂长,而柱子听说后站了出来,开口说到:你们都误会了,今天食堂没有荤腥,至于你们闻到的肉味,只是一种调味料,众位工友如果不相信,你们可以尝下菜,一切都知道了。
这时候杨厂长也赶了过来,只听杨厂长说到:众位工友,现在外面整样,你们都知道,采购科的人也很努力了,就是采购不回来肉,今天像大家保证,下周内一定让大家吃上一回肉,现在大家先排队吃饭吧。
柱子你过来,说说是什么情况?
杨厂长,是柱子调出一种调味料,可以让工友们在菜里能吃出肉的味道,可能是这样,让大家误会了。
何副主任,你没有开玩笑?
杨厂长,不相信的话,你可以试试,说完亲手打了一点菜过来,杨厂长试了一口,不可思议到:何师傅,看来你的厨艺又进步了,继续努力,说完这些,看到工人们没有在闹事后,这才离开。
大家吃完午饭后,询问主任,今晚没有领导请客后,这才向主任请了半天假,然后才离开轧钢厂,前往供销社。
何雨柱来到供销社,购买自行车的专柜,客气的开口询问:同志,自行车什么卖?
售货员没好气的回答到永久220,飞鸽180,凤凰200,还要有票,票据上写着什么品牌,你就只能买哪种,再说了你有票吗?
何雨柱看着上面写的标语"不能殴打售货员"后,一阵无语,但是还是忍气的从口袋里拿出票据出来,看到上面写着是永久,就把钱拿了出来,一起递了过去,后面又加了5块钱,买了一把锁。
这才骑着车来到红星派出所,来到派出所后有些人还认识自己,开口问到:何师傅,今天来派出所是有什么事情吗?
柱子指了指自行车说到:刚买了一辆车,这不是过来上牌的,很快手续就办完后,这才骑着车准备回到院里,在半路上,把食材拿出来,拎着回到院人。
在前院聊天的大妈们,看到傻柱推着自行车,手上还拎着两斤肉,一只老母鸡还有一条上百斤的鲤鱼,纷纷询问到:傻柱,你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
柱子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开口怼到:三大妈,你这话说的真是好笑,这些东西当然是花钱买的,不然呢,天上还会掉东西下来吗?
行了众位,不要挡路,说完这些,推着车回到中院,立马先把鱼处理了,然后从仓库里拿出20斤大米,先把饭煮上,一切准备好后,看下时间差不多后,这才开始做菜,等一切忙完,大家都到了。
这时候柱子去背着奶奶进屋,把鱼和肉先夾点放在奶奶碗里,这才开口招呼让大家动筷子尝尝味道。
大家还没吃几口,门就被敲响了,柱子无奈的让大家先走,自己打开门后,挡住入口,然后看向秦淮茹开口问到:秦淮茹,吃饭的时间你不在家里吃饭,跑过来敲什么门?
柱子,这不是棒梗闻到你家传来的香味,闹着要吃上几口,都怪秦姐这个当妈的没用,这才没办法厚着脸皮过来。
秦淮茹,你欠的钱还剩下一天时间,别的你就不要想了,没有你们贾家的份,我们自己还不够吃,你就不要再过来敲门了。
说完这些后,没有等她反应过来,首接把门关上,回到桌上开始吃了起来,吃饱后柱子才开口说到:这酸菜鱼你们两个吃了,和前天的水煮鱼一样,想学师傅教给你们。
你们两个要认真学,手艺差不多,师傅推荐你们去考试,争取把厨师证考下来,每个月的工资也能加点,然后开口说到:雨女你先送奶奶回家,你们两人,这里还剩下的鱼你们装点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味道。
刘岚,知道你家里困难,厨房里还有10斤大米,等下柱子骑车送你回家带上,细粮让老人孩子多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