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0章 上皇驾崩!

宁国府旧宅,前面灵堂。

按照礼部和钦天监算的时间,贾珍和贾蓉的棺材昨日就该下葬了。不过现在城外乱糟糟的,众人商议了一下就拖延几日。

毕竟棺木下葬是大事,若是有什么变故反倒是麻烦。

就又找了先生看了日子,这种天灾人祸是‘不可抗力’的,也不会有人怪罪。

再说现在是贾珏当家,他点头了,也就没人说什么。

所以这些天灵堂一直都在,而且因为耽误了下葬的时间,不仅要用帐篷遮住,还要多烧一些纸钱。

尤氏也每晚在这边守灵,尤二姐和尤三姐、可卿轮班陪着她。

这当然是做给外面的人和下人看的,基本上十一二点的时候,尤氏就回去睡觉了...

这会儿尤二姐和尤三姐都在,灵堂里其他的下人也被打发出去了,

姐三个围着火盆‘烤火’,暖洋洋的,没有半点的阴森......

尤三姐看着摆放在木架上的两尊棺木,不由得感慨道:

“有钱有势就是好,这棺木都不是寻常人能碰得到的。这都多长时间了?味道都没多少。尤氏翻了个白眼说道:

“傻丫头,你以为这是老百姓家里呢?死个人找几块板子就完事了?这两尊棺木只是原料就花了两千多两,还不算工匠的工钱呢613。”

“而且也不是没有味道,这是上船之前又刷了一层的树漆,所有的缝隙都封住了,这味道才传不出来。要不然这会儿也该臭了。”

尤氏的话说的随意,对贾珍这个‘死鬼丈夫’可是没有半点的尊敬。

她本身就对贾珍没什么感情,又被贾珍‘束之高阁’那么久,又被贾珏给‘顶撞’的忘乎所以。

如今自己的地位和荣华富贵都能保得住,她还在意贾珍做什么?在这里守灵,也不过是给那些老亲故旧和下人看的。

尤二姐低着头往火盆里扔了几张纸钱,轻声道:

“罪过罪过,大姐不是有意这么说的,珍大老爷和小蓉大爷别见怪。”

尤氏听到她的话,不由得嗤笑道:

“二姐儿不用害怕,这天底下没有比穷更可怕的事,鬼都不行!再说这天底下就没有鬼!只要咱们姐妹能守得住这荣华富贵,比什么都强!”

她这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尤二姐和尤三姐都听得明白。这是在告诉她们,这个家现在是贾珏的!

什么珍大老爷,什么小蓉大爷,早就都是过去式了!

尤三姐沉默了几秒,犹豫着说道:

“大姐,可这样也不是个办法,若真有一天不小心有了孩子,你和二姐儿可怎么活啊?侯爷是厉害,可到底贾家还有个老太太呢!”

“这等丑事一旦被发现,老太太会向着你们?会体谅你们的难处?最后还不是维护着贾家的爷们,拿你们开刀维护家里的名声?”

尤氏半靠在椅子上,擦了擦手,那张艳丽的脸上有些妩媚的道:

“你啊,就是在这里瞎操心,做马后炮。若你是我和二姐儿,在但是那种情况下你能怎么做?反抗?”

说到这,她有些轻蔑的笑道:

“真正的权利,就是让你连反抗都不敢!你对普通人耍耍脾气是行的,面对侯爷你敢么?尤三姐低着头没有说话,她知道,尤氏也知道,她不过就是嘴硬罢了。

真面对贾珏,她根本不敢做什么,反抗都不行。她不是一个人,是要考虑家里人的。

尤二姐也轻声开口道:

“三姐儿,侯爷这次让你也跟着来,已经是说明了态度了。若不然,你,你......”

她本想说让尤三姐自荐枕席,可到底是不好意思说出口。

尤三姐啐了一声,嘴硬道:

“我可做不得这事,我...”话音未落,就听得外面传来声音。

“三姐儿这是做不得什么事?你又要做什么?!”

这话一出,三女连忙起身,就见贾珏掀开帘子大步进来。

“侯爷....呀!侯爷怎么一身是血?这,这是怎么了?

尤氏本来迎上去了,结果走进一看贾珏穿着铠甲不说,上面还都是血污。

离得近了,甚至能闻到那种刺鼻的血腥味。

贾珏解下腰间阔剑扔到一旁,活动了一下肩膀张开双臂。

尤氏和尤二姐见状连忙忍着不适上前帮他卸甲,只不过这甲有点重,两人卸的有些艰难。好不容易脱了甲,贾珏穿着一身便服坐在椅子上说道:

“杀了点人,灭了几个家族,外面现在还在抓还在杀。不过没什么大事了,我就先回来歇着了。路过看到这边有人影,就知道是你们在这。”

尤氏吓了一跳,连忙询问怎么回事。

贾珏简单的说了几句后,嘱咐道:

“明日开始闭门谢客,不管是谁来都不见。就算是来吊唁的,也要等几天再说。等我将城内外收拾干净了,也就没事了。”

他的话说的轻巧,三女却是有些害怕。

尤其是尤三姐,这会儿都不敢看贾珏了。

谁家好人将杀人灭门挂在嘴边上,还能这么平淡的说出来?尤氏上前笑着给贾珏按着肩膀,像是个小媳妇一样。

“那行,明儿家里就闭门谢客。侯爷想来也是累了,要不然先回去歇着?我们在这还要守一会儿的...”

话音未落,就被贾珏拉到身前一把揽在了怀里。

今晚杀的人也不少,贾珏这会儿正是需要发泄的时候。

尤三姐见状脸色通红,没想到贾珏会在这里乱来。于是起身想要离开,结果贾珏沉声道:

“站住!二姐儿,去外面将周围的人都打发了,今晚不许人靠近这里!”

尤氏闻言也吓了一跳,连忙求饶道:

“侯爷,去后宅......”

谁知贾珏根本不听她的话,直接拉着她走到贾珍的棺材前。

尤氏哪里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也是羞得不行。

尤三姐正不知所措想要偷偷离开的时候,贾珏喊道:“过来,跪下!”

她怔了一下,随后见尤氏一直在给她使眼神。

可尤氏哪里知道,就算是不使眼神,尤三姐也不敢拒绝。

因为这会儿贾珏的状态明显是有些不对,再加上对上位者的恐惧和方才贾珏说灭门时的轻描淡写,让尤三姐浑身颤抖的不由自主的听话上前。

贾珏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像是在安抚宠物一般,然后对着尤氏缓缓道:“你也来,好好的教教她!”

正好尤二姐也回来了,贾珏对她招了招手。今夜通关,他要解锁多个新成就!

第二天一大早,

贾珏神清气爽的回了自己的主院,身上哪里还有戾气?眼神都清明了起来,嘴角也挂着满意的笑容。

昨晚上尤氏三姐妹的所有成就都被贾珏给解锁了,拿了一个大满贯。

凡是前世知道的学问,全都教给了她们三个。

三人好学,在加上贾珏孜孜不倦的教诲,倒也是‘相得益彰’

不过可惜的是尤三姐看似泼辣,实则一旦坦诚相见后就和个鹌鹑一样,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最后还是尤氏作为兵团主力,抵挡住了贾珏兄弟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贾珏寻思着一会儿还得取出点药膏,要不然小凤儿那边可承受不了。

这药膏倒也不贵,不过相应的瓶儿也不大—

昨晚上用的次数又多...

“爷~怎么这会儿才回来?是不是饿了?”

见到贾珏回来,袭人连忙放下手里的女红迎了上来,伺候着贾珏将外套脱了。

晴雯撇着嘴哼了一声,吃醋的小模样很是喜人。

“我猜也是,若不是饿了,爷可舍不得回来。”

昨晚上贾珏回来的时候她们还不知道,还是后来听丫鬟说贾珏在前面灵堂呢。

后来晴雯还找了过去,只是远远的瞧着那灵堂前后一个人也没有。

帐篷上的影子‘影影绰绰’的交叠在一起,像是个扭曲的恶魔一样。

尤其是帐篷里还发出了魅魔才会发出的声音

贾珏哈哈一乐,伸手捏了捏晴雯那充满了胶原蛋白的小脸蛋。

“别吃醋了,晚上爷好好的伺候伺候你!”

“呸~~”

晴雯脸蛋一红,嗔怪的白了贾珏一眼。

这些丫鬟里面,也就是晴雯敢这样和贾珏嬉闹了。

袭人在一旁哭笑不得的说道:

“爷快别逗她了,都生一晚上的气了,觉都没睡好。香菱也跟着她瞎闹,后半夜才睡。”

这会儿香菱还在榻上抱着被子睡觉呢,贾珏看过去的时候,她正吧嗒着小嘴,也不知道梦见吃什么好吃的了....

晴雯傲娇的说道:

“谁生气了!我才没生气呢,我那是寻思事儿呢!”

袭人见状偷笑不已,心说也不知道是谁昨晚上扭来扭曲的不睡觉。这会儿也才六点左右,贾珏活动了下身子笑道:

“行了,去准备水吧,我泡一会儿也睡一觉。”

昨晚上并非是一直在灵堂,后来直接就带着三女去了宁安堂。

毕竟灵堂那地方也没地方躺,也就是一开始有一点点的‘恶趣味’。

贾珏当时还可惜可卿不在,若是忽悠住可卿和尤氏一起在棺材前......所以贾珏昨晚上也睡了一会儿,只是时间不长。

要不是早上尤氏担心有嬷嬷丫鬟过去打扫的时候发现了她们,急匆匆的带着两个妹妹‘一瘸一拐’的离开了,贾珏也不至于回来这么早。

晴雯闻言说道:

“早就都准备好了,妙彤和妙玄在那边呢。爷快去吧,我去准备吃的。”

吃醋是真的,可看到贾珏就好了,这就是傲娇的晴雯。

尤其是贾珏逗她的那几句,也让她心里有些羞涩。

听到妙彤妙玄在那边,贾珏嘿嘿一乐,拉着晴雯的小手捏了捏。

“要不然晴雯也陪我去吧,我现在精力正好呢!”

晴雯‘咦~’了一声,有些‘嫌弃’的抽回自己的手。

“我才不去呢,我还有好多的活儿呢。爷快别闹了,快去沐浴吧!”

妙玄妙彤虽然也是贾珏的贴身丫鬟,但是和晴雯袭人是比不了的。

晴雯和袭人几乎是管着家里后宅所有的事情,现在尤氏和可卿都很少管后宅事务,都交给她们两个了。

所以她们俩的事情也的确是不少,尤其是晴雯是个火炭的性子,和凤姐儿一样什么事都要亲自盯着才放心。

贾珏将两个美婢抱在怀里‘温存’了一下,看着两女眼中起了雾水,顿时‘玩心’大起。

拉着两女说道:

“不管了!今儿咱们一起!”

晴雯和袭人大羞,却哪里挣脱的开?硬生生的被贾珏给拉了过去......

神京。

就在贾珏带着四个美女享尽齐人之福的时候,皇宫之中却是一片慌乱!

养心殿处,

几个王爷、宗人府、三品以上大员全都在这焦急的等待着,交头接耳的低声讨论。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急迫的很,眼神都时不时的放在几个王爷身上。

忠顺亲王脸色铁青的站在最前面,他现在的心情最是难熬!

昨天晚上就有内侍到各宅宣旨,言及太上皇快要不行了。

所有人的心里都是咯噔一下!

大臣们担心的是这个时候太上皇死了,国内会动荡起来!

草原异族若是得到消息,怕是和谈就没有任何的希望了!一旦真的掀起战争,大乾即便能胜也是惨胜!

忠顺亲王不一样,他担心的是太上皇就这样撒手人寰了!

雍和帝是在太上皇活着的时候登基的,太上皇活着,他还有争夺皇位的机会。可如果太上皇死了,雍和帝的皇位就直接稳固下来了,除非他直接造反!

因为雍和帝的皇位是太上皇活着的时候传下来的,是正统的继位。

他再想争夺皇位,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虽然之前也是不怎么名正言顺,但太上皇不开口,他就有机会。

昨晚上众人全都进了偏殿看望太上皇,太上皇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这也让他更加绝望。因为这样就无法将太上皇的死归咎在雍和帝身上....

戴权脚步虚浮的从偏殿走出,悲戚的高喊道:“太上皇龙驭宾天了!”

只此一句话,所有人都纷纷跪在地上大声痛哭了起来,只是有几人真心,几人假意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忠顺亲王有些绝望的闭上了眼睛,知道自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太上皇的死,可不只是忠顺亲王一个人难受。

雍和帝也一样难受!

虽然太上皇当着众人的面将他的皇位再次肯定,并且将兵符都交给了他。但他知道这些边关和内地大将未必都会心向于他!

别看他是皇帝,可皇位还不稳呢!

别的人不说,说一个忠顺亲王就足以让他有些头疼了。

若是太平年间,他肯定不会担心这些。

可现在大乾内忧外患,尤其是边关现在的变故太大!

如果说忠顺亲王的问题还只是让他头疼的话,那么边关和江浙一带的事情就足以让他担忧了!

太上皇的死讯一旦传出去,不仅草原异族有很大概率会疯狂攻城,就连江南等地的世家也会反水!

毕竟强制纳粮的事情太过,那些世家恐惧太上皇,太上皇活着的时候还能压一压。

可现在太上皇驾崩了,那些世家会不会直接造反?!

一旦这两个事情都朝着最坏的情况发展,大乾很可能会就此烟消云散!

雍和帝伸手不断的揉着额头,看着已经没有呼吸的太上皇,心里不仅绝望,而且还很愤怒绝望的是这么多的烂摊子,他现在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了!

当初他就不同意强制纳粮,因为这个时候根本没必要将摊子铺的这么大。可他没有话语权,只能听之任之。

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贾珏、甄应嘉,孔康辉三人能平复江南乱象,可概率也不大......

太上皇刚驾崩,他不能现在就改变太上皇生前的旨意,只能是‘微调’......

他愤怒的是太上皇没有在坚持一段时间,没有早一点将权利移交给他。

本来还以为太上皇能坚持三个月到半年,知道这才几天就驾崩了!

这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完全没有充足的准备面对接下来的局面。

手下忠诚可靠的人手不足,武力不足....

雍和帝深吸了口气,走到大哭不已的皇太后身边缓缓跪下,哀声道:

“母后还请节哀,父皇一生可称圣君,百姓敬仰爱戴。如今父皇归天成仙,母后还要多保重身体才是。儿臣已没有了父皇,不能在没有母后了。”

皇太后闻言哭的更是厉害,虽然早就做好了准备。

可但太上皇真正驾崩的时候,还是接受不了。

温皇后莲步轻移,也上前跪在皇太后身边,握着她的手轻声道:

“母后,父皇这是修成正果,回天上享福去了。母后若是太过伤心,岂不是让父皇不舍得离开了?母后让父皇放心的归天吧...

皇太后拍了拍她的手,抽泣道:

“你父皇一辈子都没有真正的自由自在过,处处考虑的都是国家大事。就算是昨晚也是在想着朝廷,他如何能真的就这样舍了大乾,舍了哀家,舍了你们?”

温皇后连忙道:

“母后不知,儿臣询问过老神仙。老神仙说父皇真的是要回天上做道君去了!母后若是不信,儿臣这就让人去传老神仙去!”

老神仙说的就是张道长,替贾代善出家的哪一个。

因为贾代善的关系,极得太上皇的宠信,是如今道录司的掌印。太上皇封他‘大幻仙人’,是大乾道教第一人!

听到温皇后这么说,皇太后也相信了些,在看向太上皇的尸体也没有那般的悲伤了。

其实也不是真的相信,只不过是有一个自我安慰的借口罢了。

毕竟她这个年纪,这一辈子又是宫里的皇后、太后这样的起点,见到的死亡太多了。

要是没有一个自我调节的能力,怕是早就怄死了....

雍和帝见状心里不由的沉了沉,他知道皇太后不是很喜欢自己。

但是没想到自己跪在这里,皇太后都没有理他,反倒是和皇后说了这么多。

温皇后此时心中也是无奈,现在太上皇突然驾崩,她原本的打算也要延后。

但这也更加深了她和贾珏继续深入合作的想法,因为如今她的处境更难了!

以往太上皇和皇太后都喜欢她这个儿媳,雍和帝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敢为难她。

可现在太上皇没了,只剩下一个太后...

想到这,温皇后看向雍和帝,询问道:

“陛下,母后和荣国府老封君是老相识,这时候是否能请老封君和国舅夫人来宫里暂住几日?也好能缓解母后哀思。”

雍和帝倒是没有在意,别说是两个老太太,就算是再多也没事。

“正是此理,皇后不说,朕也要说的。”

皇太后闻言不由的看了眼温皇后,随后说道:

“不必如此,宫里是皇家的,哪里有外人进来的。皇帝不必为哀家担心,还是先处理国丧要紧。”

她和贾母私交甚好,但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

如今温皇后忽然点了出来,心里难免多想一些。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也不是个傻子......

她其实也明白温皇后这不是威胁,而是相互依偎取暖。

毕竟温皇后没有子嗣傍身,她也一样!

雍和帝可不是她生的

不过她和温皇后不一样,她本身是不太担心这些的。

她这个年纪了,又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太后,雍和帝就算是疯了也不敢亏待她这个母后。

所以她才会推托此事,并没有顺着温皇后的话说下去。

雍和帝犹豫了一下,低下头俯身在地,轻声道:“母后,儿臣,儿臣,儿臣....”

说了好几遍‘儿臣’,下面的话却始终没有说出来。

皇太后眉头微皱,询问道:

“皇帝要说什么?”雍和帝咬了咬牙,磕了一个头沉声道:

“儿臣想秘不发丧!”

此言一出,屋内顿时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安静之中....

养心殿上,。

群臣如丧考妣的放声大哭,忠顺亲王和三个皇子也是一样。

但偏殿内,却是一片寂静。

两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场面甚至有些讽刺。皇太后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雍和帝,颤声道:“你,你说什么?!”

雍和帝并未抬头,额头和地面紧紧的贴着,双手撑在地面上艰难的说道:“儿臣想秘不发丧!”

“不行!你父皇一生功过不去评论,单说你如今坐上皇位继承大统,你父皇驾崩,你就该操持国丧,如何能秘不发丧!”

皇太后被气的浑身颤抖,伸手指着雍和帝呵斥。

温皇后也是怔了怔,可随后就想明白怎么回事了。

可她并没有开口说话,而是学着雍和帝的模样跪伏在一旁,尽显背后曲线...

雍和帝知道现在唯一能钳制自己的就是皇太后,毕竟大乾也是以孝治国。

太上皇驾崩了,他头上的长辈真要是算起来的话只有皇太后。

老太妃虽然极得太上皇尊敬,但毕竟是个太皇太妃,不是太皇太后!

如果皇太后传出什么对他不利的话,比如不孝...

但他还是深吸了口气缓缓道:

“母后,如今大乾实在是已经到了内忧外患之境地!各地均有乱民爆发,裹挟百姓如同蝗虫席卷。外有蒙元满金兵临城下,随时可能爆发战争。”

“现在大乾准备不足,后勤补给艰难。若是爆发战乱,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儿臣想拖延一段时间,至少等下雪之后,外忧应当可解,内患也能有时间处置了...”

他的想法其实是对的,太上皇君临天下六十载,是很多人的噩梦!

如今太上皇突然驾崩,大乾朝又正值内忧外患,一旦消息传开,后果不堪想。可皇太后此时却是完全理解不了,她颤抖的指着雍和帝,脸色都白了几分。

“好好好!好孝顺的孩子!就算是你说的都是对的,外面那么多人,你能保证消息传不出去?!若是又半点消息泄露,你这秘不发丧还有何用处?!”

“既如此,你缺失了孝道,你父皇在天之灵受了委屈,这才是最坏的结果!况且你父皇方才是如何交代后事的,难道你没听见么?!”

雍和帝再次磕了几个头,哀声道:

“母后,儿臣心中也是心如刀绞,但为了大乾,为了天下苍生,儿臣不能不这么做!父皇在天之灵,也会理解儿臣的。”

这话说的已经算是顶撞了,皇太后哪里听不出来?

怒极反笑起身咬牙切齿的问道:

“陛下都已经这般的说了,还和哀家说什么?哀家不过是个妇人,难道陛下要哀家出去和他们说这件事,让哀家背起整件事么?!”

皇太后在后宫这么多年,什么样的事情没见过?哪怕是愤怒之余,也猜到了雍和帝的想法!

雍和帝这时想让她来承担这个秘不发丧的后果,让她站出来宣布这件事!雍和帝沉默着不说话,屋内再次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

皇太后忽然凄惨的笑了起来,重新坐了回去。

握住太上皇已经冰凉的手,哀声道:

“你养的好儿子啊,哈哈哈哈哈!”

雍和帝咬着牙依旧没有退缩,他知道这件事是有些不地道......

但为了皇位,他只能这么做!

可皇太后哪里是谁都能摆布的?

她看着像是与世无争,但当年也是在后宫的腥风血雨中杀出来的。

那个时候的后宫可没有现在这么安稳!

“来人!传外面众人全都进来!”

“母后!”

听出皇太后的语气不对,雍和帝连忙跪直了身子,盯着皇太后喊了一声。

可哪里还来得及?

外面的戴权已经应声,并且招呼众人进来了。

雍和帝双手握拳,压低声音问道:

“母后要看着天下大乱,大乾分崩离析么?!”

皇太后却是看都不看他,这么多年,她觉得自己对这个皇帝算是仁至义尽了。可如今这个皇帝在自己的丈夫刚死的时候,就开始要算计自己了!

不过她也清楚一件事,那就是现在并非是翻脸的好时机。

因为昨晚上太上皇已经但这群臣的面,肯定过雍和帝的皇位和能力了。她一个太后,没资格罢黜这个皇帝。

所以但众人进来之后,皇太后并未说什么皇帝不孝之类的话。

而是面无表情的说道:

“诸位,太上皇驾崩,天下同哀。哀家知道你们都是太上皇最信任的臣子,都是大乾的好臣工。”

众人齐刷刷的弯腰拱手道:“太后节哀!”

皇太后微微的摇了摇头,看也不看焦急愤怒的雍和帝一眼,继续道:“喊你们进来,是皇帝有话要和你们说!”

雍和帝深吸了口气,眼睛中似乎要喷出一股火来。

皇太后看的清楚,却是毫无怯懦的对视。

她曾听太上皇说过,雍和帝作为皇帝其实是有很大的不足的。

一味学他的手段,却又学的不伦不类。

不过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勤勉,是个守成之君。

如今看来,太上皇错了。

这个皇帝,可未必是什么守成之君。

不仅有很大的不足,甚至还有些不合格!

雍和帝闭上眼冷静了两秒,随后缓缓开口道:

“太上皇驾崩,天下大悲。朕本欲大办国丧,以告慰父皇在天之灵。然父皇临终遗言,国丧不可大肆操办,但体恤国库,体恤百姓。”

“传朕旨意,勋贵之家半年内不得嫁娶饮酒作乐,百姓三月内不可嫁娶饮酒。孝慈县皇陵开龙门,待父皇入陵。礼部,宗人府、内务府立刻拟定国丧诸多事宜!”

没有皇太后背锅,他不敢说出秘不发丧的话来。

也因为他没想到这一套大义、大是大非对皇太后竟然没用,还让‘母子’之间出现了嫌隙如今他只能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太上皇在这个时候突然驾崩,影响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首先就是户部官员各个揪着头发思考从哪里挪些银子出来,毕竟现在国库空虚的很。

虽然朝臣们之前捐献了不少钱粮,可早就都运到边关和各地赈灾了。

国库留下的粮食还有些,但银子真没有多少了!雍和帝虽然说了要简单操办,可他们敢糊弄么?粗略计算下来至少要百万两银子!

当然这些银子也不用都从户部出,内务府和宗人府也会出一部分。

可大头还是在户部这边啊!

其次就是兵部,兵部现在算是最忙的地方了!

各地有乱民暴动,消息已经逐渐的传了回来,局势正在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

兵部要不断的调动各地大营‘剿匪”,还要和吏部配合让各地官府安抚百姓。

最麻烦的还是边关!

现在国内乱糟糟的,换做他们是异族,也一定会在这个时候猛烈攻击边关各镇。

就算是打不下来,也要将大乾打成弱势。

因为蒙元也好,满金也好,都清楚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大乾不敢鱼死网破!

只要他们强势出击,就算是无法攻入大乾,也能在和谈一事上获得更大的利益。

蒙元还好说,毕竟大乾这边算是占着理。

虽然那个蒙元皇子死了,可雍和帝也遭到‘刺杀’。

可满金现在是局势逆转了!

之前满金是弱势,被大乾打的狼狈不堪,面临着和谈的巨额赔款。

可现在满金跟随蒙元,只要能赢,那么他们反过来能在大乾身上占便宜。

至于以后几个满金皇子如何分,如何斗,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现在大乾满朝上下都做了最坏的打算,就是边关一定会爆发大规模战争!

这就有牵扯到了户部,户部众多官员都想骂娘了...

数日后,养心殿上。

雍和帝也没有心思在看奏折了,坐在椅子上走神。

太子秦苏犹豫了一下,上前行礼道:

“父皇,这个时候是不是将康大人放出来?张大人虽然也有能力,但现在需要康大人这般的脾气站出来...”

他说的康大人就是原来的兵部尚书康浩,因为顶撞太上皇被关入了大牢。不过太上皇也清楚,这样的人才是很难得的。

只是想关一关他,在磨磨他的性子。

所以兵部尚书的位置是左侍郎张华暂领,而不是直接提拔上去。张华做事圆滑,懂得揣摩圣意。

在平时自然没什么,可眼下这个关节却是很难镇住局面。雍和帝闻言回过神,看向太子的眼神有些微妙。

这时候二皇子秦艾似乎做了很艰难的决定,在雍和帝还没有开口的时候,站出来行礼道:“父皇,儿臣有要事禀告!”

雍和帝淡淡的说道:“讲!”

他看着眼前的三个儿子,心中也是有些迷茫。

其实一开始坐上皇位的时候,他是想着只关注太子秦苏的,不想出兄弟阋墙的事情。

可后来皇位一直坐不稳,三个皇子却是有了些起势的苗头。

而且太上皇还不止一次当着群臣的面夸奖太子,还给太子放了一些权利。这让他有些不安...

于是也学着太上皇当年的手段,不断的抬着二皇子和三皇子。

或许是要让他们互相制衡,或许是想要将三人都当做磨刀石,看看哪个能青出于蓝。

只不过他似乎没有太上皇的能力,一样的手段,最后却落了一个父亲猜忌儿子,儿子忌惮父亲,兄弟为难兄弟的局面

二皇子秦艾脸色严肃的郑重道:

“儿臣近日查到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事情,与太子有关!”

太子秦苏没有一皱,正要开口,就听得雍和帝问道:“什么事?”

二皇子秦艾忽然跪在地上,沉声道:

“父皇,儿臣查到太子与镇江、凤阳、苏州、徐州、济南、青州、德州等多地知府、官员、世家有所关联,甚至漕帮也有人暗中投靠了太子!”

太子闻言大惊,勃然大怒道:

“胡说八道!本宫何时和他们有所关联,更别说什么漕帮了,滑天下之大稽!”

三皇子秦茂也站了出来,和太子对峙道:

“太子,不仅二哥查到了些东西,臣弟也查到了一些。前段时间赈灾钱粮消失就和漕帮有关,臣弟想着为父皇分忧,未曾想查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线索!”

太子怒极反笑,指着秦茂呵斥道:

“果真是本宫的好弟弟,好巧啊!老二刚查到了东西,你也查到了东西。怎么,是不是人证物证俱全的那一种啊?!”

还不等秦艾和秦茂说话,雍和帝愤怒的拍了一下御案。

三个皇子连忙跪在了地上,齐呼‘父皇息怒’。

雍和帝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面无表情的看着三个儿子。

“够了,朕不想在听你们在这里胡说八道了。都滚出去!”现在这个时候,他可不想听三个皇子在这里互相攀咬。

眼下朝堂、地方、边关的事情乱糟糟的,他的脑袋都胀疼胀疼的!

三皇子秦茂高声道:

“父皇!太子勾连漕帮私吞赈灾钱粮,其心为何?!漕帮数十万青壮,一旦在沿河各地造反,后果不堪设想!这些钱粮就是太子蓄养死士的军粮!”

太子秦苏大怒道:

“胡说八道!本宫一心为父皇,为朝廷,何时做过这样的事情,有过这样的心思!本宫连漕帮一个人都不认识!”

二皇子秦艾也跪直了身子,沉声道:“事到如今,太子何必挣扎!臣弟已经掌握了证据,只要......”

“滚,都给朕滚出去!”

秦艾的话还没说完,雍和帝就抄起砚台砸了过去。

他虽说也在提防三个儿子,却也不相信太子会这么做。

可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夏守忠的急报。

“陛下!陛下!锦衣府急报,运往江南赈灾钱粮的官船又被劫了!”

雍和帝闻言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呢喃道:“又被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