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章 孤影临朝

残烛摇曳,将养心殿内的"正大光明"匾额染成暗红。贾宝玉握着林黛玉留下的芙蓉绦,指尖反复着绣线的纹路,案头摆着的《河防疏》被泪水晕开大片褶皱。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己是三更天,而他尚未批完今日奏折——皆是各地官员弹劾太子余党的密报。

"皇上,该用安神汤了。"苏培盛捧着药碗进来,声音放得极轻。自从太子伏诛、林黛玉离世,这位少年天子便常在此处枯坐到天明。

药汁入口苦涩,却不及心中万分之一。贾宝玉将奏折推到一旁,望着墙上的舆图。黄河沿岸的三十六个红点,是尚未修缮的决口;江南密密麻麻的绿线,代表着太子私设的铸钱局旧址。他忽然想起林黛玉临终前的叮嘱,颤抖着展开密匣中最后的账本——薛家与太子勾结的铁证下,还藏着一页单薄的名单。

"传旨,宣史湘云进宫。"

晨曦微露时,一身戎装的史湘云踏入养心殿。自黄河之役后,她接管了北静王旧部,此刻眼神中满是警惕:"陛下深夜召见,可是八王爷余孽又有异动?"

"比这更棘手。"贾宝玉将名单推过去,上面赫然列着十二位朝中重臣,"这些人表面上弹劾太子党,实则暗中与三阿哥往来。"他握紧拳头,"三阿哥如今手握京畿卫戍军,怕是想效仿太子..."

史湘云倒吸冷气:"可如今国库空虚,黄河修缮需要百万两白银,若此时内乱..."她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贾宝玉己取出太子私粮库的账册——那上面记载着,尚有二十万石粮食藏在山东某处。

"派人秘密运粮,以工代赈。"贾宝玉在舆图上重重画圈,"同时,让御史台弹劾名单上的官员,罪名...就定个'私通敌国'。"他望向窗外初升的朝阳,眼中闪过狠厉,"我要在三阿哥动手前,先断其羽翼。"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三日后,山东运粮队遇袭,二十万石粮食付之一炬。消息传来时,贾宝玉正在批阅林黛玉生前整理的《治河策》,朱砂笔"啪嗒"落地,在纸上洇开刺目的红。

"陛下,这是劫粮贼的信物。"苏培盛呈上半截玉佩,羊脂玉上刻着半朵祥云——正是三阿哥生母的徽记。

养心殿内气氛凝固。贾宝玉缓缓起身,取下墙上的尚方宝剑。剑鞘上的螭纹硌得掌心生疼,恍惚间,他又看见林黛玉手持此剑挑飞火折子的模样。"备马,朕要亲自去山东。"

御驾抵达山东时,灾民正围着官府粮仓暴动。贾宝玉摘下皇冠,混在人群中。一位白发老妪拉住他的衣袖:"年轻人,你说这世道还有王法吗?朝廷说给我们粮食,可粮仓里只有老鼠屎!"

这句话如惊雷般震醒了贾宝玉。他冲进粮仓,果然在墙缝里发现暗格——真正的粮食并未被劫,而是被地方官员与三阿哥的人合伙藏了起来。

"来人!"他亮出玉玺,"将这些贪官污吏即刻下狱!"转身对随行的史湘云道,"你带五千精兵,星夜赶回京城,守住城门。"

京城此时己暗流涌动。三阿哥以"清君侧"为名,率两万大军逼近城门。城楼上,贾宝玉望着曾经的堂弟,眼中满是失望:"你就这么急着当皇帝?"

三阿哥冷笑:"你不过是靠女人和阴谋上位!看看你做了什么?黄河决口,百姓流离失所,这天下...需要真正有能力的人来坐!"他挥了挥手,"给我攻城!"

箭雨纷飞中,史湘云率援军赶到,从背后突袭三阿哥的军队。混战中,贾宝玉看到三阿哥策马逃跑,毫不犹豫地追了上去。当长剑抵住对方咽喉时,三阿哥突然大笑:"你以为杀了我就太平了?朝中半数官员都是我的人!"

"那朕就杀到他们不敢反为止。"贾宝玉的声音冰冷如铁。他转头望向京城,夕阳将城楼染成血色,恍惚间,他仿佛又听见林黛玉在说:"宝哥哥,要做个好皇帝。"

回宫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彻查三阿哥余党。三百官员被罢黜,抄家所得的金银财宝尽数用于黄河修缮。当第一艘满载粮食的漕船再次驶过开封府时,百姓们自发跪在岸边,高呼"万岁"。

然而夜深人静时,贾宝玉仍会独自来到潇湘馆。如今这里己布满灰尘,唯有林黛玉亲手栽种的竹子依旧青翠。他抚摸着窗棂上的刻痕——那是他们曾经一起写下的诗句。

"林妹妹,你看,这天下...总算是太平了些。"他轻声道,泪水滴落在芙蓉绦上。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还是和那晚一样。

次日早朝,贾宝玉颁布新政: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开办女子学堂。当有大臣以"不合祖制"反对时,他举起林黛玉留下的尚方宝剑:"朕说合,便合!"

岁月流转,京城的桃花开了又谢。人们渐渐淡忘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只记得有位少年天子,在乱世中力挽狂澜,还天下一个太平。而在深宫之中,永远藏着一个秘密——养心殿的暗格里,放着一块绣着并蒂莲的帕子,和一封未寄出的信,上面写着:"林妹妹,这江山,朕替你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