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初春的夜,带着一丝料峭的寒意,却也藏不住日益蓬勃的生机。周氏商行在喧嚣中悄然开业,其独特的经营理念犹如一道清流,迅速在京城商界激起了涟漪。然而,对于周明来说,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他深知,要让这艘现代商业的巨轮在大明王朝的汪洋中乘风破浪,仅仅依靠超前的理念和充裕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一个核心团队,一个能够理解并执行他宏伟蓝图的智囊。
而在这个团队中,有一个名字,早己在他的智能手机的**“历史人物资料检索”**功能中被无数次地重点标注——苏婉清。
此刻,苏婉清正伏案于商行三楼的一间厢房内,桌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账册。她纤细的手指轻快地翻动着纸张,手中的算盘珠子拨得噼啪作响,清脆而有节奏。烛火摇曳,映照在她清丽的侧脸上,给她增添了几分柔和。然而,她的眉头却微微蹙起,似乎正被某个难题所困扰。
周明推门而入,看到的就是这般景象。他没有打扰,只是静静地站在门口,看着这个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女子。
苏婉清,一个原本在历史的洪流中默默无闻的名字,却因为周明的到来,被智能手机精准地捕捉并分析出来。在手机的数据库中,关于她的描述是如此醒目:
姓名:苏婉清
身份:原江南巨富苏家嫡女,后家道中落,流落京城。
天赋:商业天赋(超凡级),过目不忘,算无遗策,对数字和市场变化拥有惊人的洞察力。
当前状态:寄居京城一远房亲戚家,生活拮据,渴望施展抱负。
气运:蛰伏期,未来有望成为影响大明经济走向的关键人物。
周明知道,眼前的苏婉清,并非普通的闺阁女子。她的家族,曾经是富甲江南的盐商巨贾,家学渊源,耳濡目染之下,她从小便展现出了惊人的商业天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苏家家破人亡,她也因此流离失所,最终寄居京城,勉强维持生计。
她此刻所做的,正是周氏商行每日的营收核算,以及未来货物调配的预估。这些工作对于常人而言繁琐枯燥,但在苏婉清手中,却变得井井有条,甚至能从中发现常人难以察觉的规律和问题。
“婉清,还没休息?”周明轻咳一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苏婉清猛地抬头,见是周明,脸上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她放下手中的算盘,起身行礼:“公子。商行初建,诸多事宜尚待完善,婉清想趁着夜深人静,将今日的账目彻底理清。”
周明走到桌前,随手拿起一本账册翻阅了几页。上面的字迹工整娟秀,数字清晰明了,各种收支明细都罗列得一清二楚,甚至还有一些她自己做的备注和分析。这让周明更加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人。
“你今日所做的工作,比我想象的还要细致。”周明合上账册,目光落在苏婉清身上,“不过,你不需要如此劳累。周氏商行的未来,还需要你贡献更多的智慧。”
苏婉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黯然。她以为周明是在嫌弃她效率不够高,或是对她有所不满。在苏家没落之后,她尝尽了世态炎凉,旁人的怜悯与不屑,早己让她习惯了自我怀疑。
“公子……婉清定会竭尽全力,不会让公子失望。”她低声说道。
周明看出了她的误解,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怜惜。他知道,像苏婉清这样有才华的女子,在这个时代,是多么的被束缚和压抑。
“婉清,你误会了。”周明语气柔和,声音中带着一股令人信服的真诚:“我并非指责你,而是想告诉你,周氏商行需要你的地方,绝不仅仅是核算账目,整理文书。我需要你成为周氏商行的**‘管家’,成为我的左膀右臂,甚至……成为周氏商行未来的‘掌舵人’**之一。”
此言一出,苏婉清猛地抬起头,清澈的眸子里充满了震惊。她怎么也想不到,周明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在大明朝,女子地位低下,即便是商业世家,也极少有女子能真正参与到商行的核心决策中去,更不用说成为“掌舵人”!
“公子……您……您此话当真?”她的声音有些颤抖,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周明看着她,目光真诚而坚定:“周某向来只看能力,不看出身,不分男女。你所展现出的商业天赋,远超常人。你在账目上的洞察力,对市场走向的敏锐判断,以及对数字天生的亲和力,都是周氏商行最宝贵的财富。如果你愿意,周氏商行的财务管理、风险评估、市场数据分析,乃至商品采购与调配,都将由你全权负责。”
他停顿了一下,走到苏婉清面前,语气更加郑重:“我将授予你最高的权限,让你能够完全施展你的抱负。你将拥有调度资金的权利,拥有决定货物进出的权利,拥有组建你自己团队的权利。我甚至可以让你成为周氏商行的**‘大掌柜’**,与我一同管理商行。”
周明知道,对于苏婉清这样心高气傲,又曾经历过家族巨变的女子来说,最吸引她的,并非金钱,而是平等对待和施展抱负的机会。
苏婉清听着周明的话,整个人都呆住了。她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得到如此的信任与重用。在她家道中落之后,即便是昔日交好的商户,也避之不及,更不用说给予她如此高的职位和权限。她曾经的商业天赋,在那些人眼中,不过是女子不该触碰的“奇技淫巧”。
“公子……您为何……如此信任婉清?”她终于忍不住问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周明微微一笑,他没有首接回答,而是拿起手机,在苏婉清不经意间,开启了**“人物关系分析”功能。屏幕上,他和苏婉清之间的“信任度”数值在飞速上涨,同时,手机屏幕上还显示着苏婉清详细的“性格分析”**:坚韧、聪慧、渴望被认可、重情义、忠诚度高。
“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周明将手机放回怀表,目光真诚地看着她:“我周明用人,只看两点:能力和品性。你的能力,我己经见识过了。至于品性……我相信你。而且,我也需要一个能够完全信任,并且能力出众的左膀右臂。”
他向苏婉清伸出手,做出一个邀请的姿势:“婉清,你可愿加入周氏商行,与我一同,开创一番前所未有的事业?”
苏婉清看着周明伸出的手,再看看他眼中真诚而坚定的目光,脑海中浮现出她家道中落后所经历的种种辛酸与不甘。她天生对数字敏感,对商业有着近乎本能的首觉,她曾无数次梦想能够重振苏家商号,却苦于无力施展。而现在,一个机会,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就摆在她面前。
她的眼眶有些,但很快被她强行压下。她深吸一口气,然后坚定地伸出手,握住了周明的手。
“婉清……愿意追随公子!”她的声音虽然仍带着一丝颤抖,但却充满了坚定。
周明感受到她手上传来的微凉,心中涌起一股暖意。他知道,自己又为周氏商行,拉来了一位**“王炸”**级别的助手。
“好!有你相助,周氏商行定能如虎添翼!”周明开心地说道。
从这一刻起,苏婉清正式入局。她没有让周明失望,甚至超出了周明的预期。
从第二天开始,苏婉清便展现出了她惊人的商业天赋。
她不再仅仅是核算账目,而是将周明所教授的**“数据分析”理念,结合她过目不忘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她将商行每日的营收、各项开支、库存量、甚至京城周边各地的物价波动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并进行交叉比对和趋势预测**。
以往,大明朝的账房先生们,往往只记录表面数据,很少进行深入的分析。但苏婉清却能从这些庞杂的数字中,敏锐地捕捉到市场供需的变化、潜在的风险以及新的商机。
例如,通过对精盐销量的分析,她发现京城南部的销量明显高于北部。她没有简单地认为只是因为南部人口更多,而是结合了人口密度、消费能力、以及周边府县的盐道供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最终提出了在南部增设几处分销点的建议。
“公子,京城南部的居民,多是底层百姓,对精盐的需求量更大。且我们周氏精盐物美价廉,更能吸引他们。若能在南部再设两处小铺,专门售卖精盐,必能进一步扩大销量。”苏婉清拿着一份自己整理出的分析报告,向周明汇报。
周明接过报告,看着上面清晰的数据图表和详细的分析,眼中充满了赞叹。他知道,这正是他所需要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在苏婉清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你做的很好,婉清。”周明毫不吝啬地夸赞道,“就按你说的办,我立刻派人去南部选址,尽快将分铺开起来。”
除了市场分析,苏婉清在财务管理方面也展现出了惊人的才能。她将商行的资金流向梳理得一清二楚,大到货物采购,小到伙计的工钱,每一笔开支都经过她的严格审核。她还提出了**“预算管理”**的概念,对商行未来的收支进行预估,并控制不必要的开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资金的浪费。
在她的管理下,周氏商行的资金周转效率大大提高,每一笔钱都花在了刀刃上,让商行的利润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不仅如此,苏婉清还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财务团队”。她从周明招募的学子和识字店员中,挑选出几名对数字敏感、细心谨慎的年轻人,亲自教导他们如何进行账目核算、如何分析数据。她将周明教授的“现代会计原则”**,结合大明朝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入商行。
例如,她引入了**“复式记账法”**的初步概念,让每一笔交易都有明确的“借方”和“贷方”,极大地减少了账目出错的可能性,也让账目变得更加清晰透明。这些超前的理念,让那些初出茅庐的学子们大开眼界,也让他们对苏婉清这位年轻的“大掌柜”充满了敬佩。
随着苏婉清的入局,周氏商行的运转效率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原本繁琐的日常事务,在她手中变得有条不紊。她不仅能处理好眼前的工作,更能站在全局的角度,为商行的长远发展提供建议。
周明看着苏婉清日渐自信的笑容,以及她带领下团队的茁壮成长,心中充满了满足。他知道,自己这个“慧眼识珠”的决定,为周氏商行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与此同时,周明也没有闲着。他利用智能手机的**“市场行情预测”功能,结合苏婉清的详细数据分析,对京城乃至周边府县的各种商品价格走势进行着精准的预判**。
“婉清,京城近期对丝绸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而南方受旱情影响,丝绸产量恐会下降。你可以考虑,提前囤积一批高品质的丝绸。”
“公子,江南的茶叶价格似乎正在上涨,但京城茶商手中的存货还算充足,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波动。我们无需急于购入。”
周明凭借着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几乎能够**“未卜先知”**地预判市场走向。他会根据手机的分析结果,向苏婉清下达指令:何时购入某种商品,何时抛售某种货物,何时调整价格。
在周明进行这些“高风险预测”时,他的智能手机偶尔会发出微弱的**“嗡嗡”声,屏幕上那些跳动的数据流也会变得更加密集和快速**,仿佛在进行着超负荷的运算。手机的发热量也明显增加,他甚至能感受到掌心传来的淡淡温度。
苏婉清对周明这种“神乎其神”的预测能力,一开始感到震惊和不解。但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精准预测,周氏商行在低买高卖中赚取了惊人的利润,她对周明的“独特眼光”和“商业机密”深信不疑,再也没有任何怀疑。她只知道,追随周明,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财富和超乎想象的成就。
“公子,您是如何做到……每次都能如此准确地预判市场走向的?”有一次,苏婉清实在忍不住好奇,小心翼翼地问道。
周明只是神秘地一笑,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这是周某独有的‘心算’之法,也是我们周氏商行立足的根本。商业机密,不可外泄。”
苏婉清虽然疑惑,但周明的每一次“预测”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巨额利润,让她不再深究。她只是更加努力地学习,试图理解周明商业思维的精髓,并将他的理念贯彻到商行的每一个角落。
短短数月,周氏商行的财富如滚雪球般迅速膨胀。它的名声也开始在京城商界,甚至整个大明朝悄然传开。那些曾经对周氏商行不屑一顾的老牌商贾们,开始坐不住了。他们不明白,为何一个初出茅庐的商行,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积累如此庞大的财富,并对市场拥有如此精准的判断力。
许多商人私下打探,甚至派出探子试图模仿周氏商行的运作模式,但都无功而返。他们只能看到周氏商行赚钱的表象,却无法洞悉其背后的**“秘密武器”——周明超前的商业思维,以及智能手机的强大助力,以及苏婉清**超凡的执行力。
周氏商行,在周明与苏婉清的联手下,如同一个精准运转的机器,以惊人的速度,奠定了其在大明商界的地位。而这,也为接下来即将到来的风暴,储备了足够的底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