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玄也顾不得和李大亮多说别的了,拉着李大亮,让他给自己配了几个亲卫,快马往长安赶去。
李大亮则是和侯君集说起了最近百姓想要投军的事情,还有人想去刺杀蜀王。
侯君集听完不以为然,就算是真的想,他们又怎么能靠近到蜀王身边呢?
不过侯君集考虑之后,还是建议李大亮对这些人马多加筛选,说不好里面就有李承乾的暗子。
李大亮也觉得这可能性不小,之前不知道李世民没事,甚至可能是被太子截杀的,还不把这些想要投军的人当回事。
可如今既然知道这个事情,那这些投军的人,在他们看来就有几分可疑了,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些人背后有没有太子的授意。
没让李大亮等太久,李世民一行人就来到了凉州大营,李大亮之前已经跟这些手下说了,李世民没有死,外面传的消息是假消息。
虽然士卒们有些半信半疑,不过侯君集也出来作证,他们也就信了,而且她们心里未尝不怀着李世民还在活着的期望。
李大亮看到依旧精神抖擞的李世民,眼中热泪盈眶,赶紧跪了下去。
“陛下……”
随后李大亮就抽噎着说不出话来了,这段时间李大亮因为都在说李世民身死,他的内心极为煎熬。
甚至固执的觉得,李世民的死也有他的一分责任,若是当日能够好好劝诫李世民,不让他以身犯险,就不会出现后面这么多事。
之前侯君集和他说李世民没有出事,只是受了点小伤,他还有些不相信,虽然也让段志玄去长安了,可还是觉得可能是蜀王的诡计。
可是等他真的看到李世民后,不用怀疑,这就是真的李世民,他们君臣相处多年,对李世民的神态极为熟悉,不可能是别人假扮的。
于是骤然得知李世民没有出事,这样的大喜大悲之下,就是以李大亮多年军旅的经历,也有些抵挡不住,有些泣不成声。
李世民看着跪在面前的李大亮也是五味杂陈,上前一步把他拉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没事,我好得很,咱们进去说话吧。”
李恪落在后面一步,不大愿意和李世民他们在一起议事,他更希望好好观察下大唐的边军。
从李恪穿越至今,他都没有好好接触过原本大唐的军队,之前押送他的那几个金吾卫不算。
李世民注意到身后的李恪的动静,很想斥责他一顿,但是考虑到李恪现在背后可能站着的势力,还是忍了忍,用缓和的语气和李恪说道。
“恪儿,如今你也一同进帐,共商大事吧。”
李恪注意到身边李大亮等人的眼神,撇了撇嘴,懒洋洋的答应了下来。
他的这番作态,让李大亮皱眉不已,有些欲言又止,李世民紧了紧还在握的李大亮的手,示意他不要出声。
李大亮这才保持沉默,领着大家一同进入中军大帐。
这次李世民就又坐会了他最熟悉的高位,找到了几分当初的自信,要知道他在伏俟城虽然没有被李恪亏待。
但是在那被李恪拘禁的待遇,他可是记得一清二楚,当时的遭遇硬生生把他作为皇帝的骄傲打平了几分。
李世民坐在高座上,看着两手边的大将,还有蜀王,迫不及待的问道。
“如今营中还有多少人?”
李大亮苦恼的说道。
“只余不到万人。”
“不到万人啊,已经不算少了。”
李世民喃喃道。
侯君集也在一旁颔首,可不是吗,虽然凉州边军只留在这万人左右,但已经足够李世民在李恪军中保全自己了。
甚至有些杂活,也可以交给这些边军处理了。
李世民也是松了一口气,虽然比不上最初预想的,还有二十万大军留在这里,但有了这些凉州军的底子,这次东行长安,就会有底气多了。
以他李世民的威望,边地至长安,理应不在出现什么意外,不过考虑到之前才遭受刺杀,李世民还是决定尽量不出现在外面,以免被人再次刺杀。
李世民关心的问道。
“那接下来凉州会有怎么样的安排,不知道在长安的太子有没有什么说法?”
李大亮挠了挠头,有些郁郁。
“之前就接到了太子的兵符,说要我先把士卒们约束好,他会找来军将替代我守卫凉州。”
李大亮说到这里叹了口气说道。
“当日虽然觉得这样有意思,可是随后的这些事态却让末将注意到,朝廷恐怕已经不打算继续经营河西了,”
如今有了李世民现身做法,李大亮也就不难猜出李承乾准备的后手了。
说不好就是找两个专门挑事的来到凉州,专门在李大亮的军中拱火。
等到李大亮卸任凉州都督,他们再堵死圣人的出路,让凉州百姓都接受陛下传梦。
李恪也能猜到这一点,不过在他看来实在没和李承乾再多隔空教招的时候,他更希望大军早些开拔长安。
若是如此,就能李承乾表面的那层伪装给摘下来,而且李世民回到长安的越早,留出来给各地整备军事的时间就越短。
这对有心自立,再次囚禁李世民的李恪来说,也会是个大好的消息。
若是现在就到了长安,以十万大军对付一个千余人的局面成熟,那李恪就能从容逼迫李世民禅位了。
面对李大亮说出来的这些不好的消息,李世民心中杀机闪过,若非现在不是大动干戈饿的时候,李世民恐怕就会直接把整个凉州翻个底朝天。
李世民现在对李恪,已经发出了发自肺腑的感慨,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外接各路豪强,还让他们一心支持李恪。
再对比现在李承乾的一些作为,高下之分立见。
虽然李世民心中仍有些不忿,但也不会再李大亮面前说出来。
李世民豁达的笑道。
“不用着急,我相信有这及万余兵马在身,怎么着也可以缓上数日,再回长安。而且有段志玄回去长安传信,应该是万无一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