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01章 惊讶的孔颖达

李恪走到御书房,草草的看起了今天的奏折,看到孔颖达的奏折,手下一顿,原来孔颖达在上书请辞。

孔颖达的来头也不小,是孔子后裔,这时候的孔子后裔和后世的还不一样,还是很有气节的。

孔颖达自身本来就是一个大学问家,也很有名气,所以李世民特意请他来教导皇子们,李恪也被他教过,知道这是个性格挺古板的老夫子。

而且后面他还是东宫属臣,现在请辞,想来也是因为李承乾做出谋逆之举,他脸面上挂不住了。

李恪倒不打算放他走,朝中现在还是挺缺人手的,特别是接下来李恪打算开疆扩土,开发江南。

那真是哪哪都缺人,怎么可能放孔颖达跑路?

想了想印象中的孔颖达,李恪决定借着他的身份,把拼音在大唐推广起来,有孔子后裔做背书,想来推行的难度就小了很多。

想到就做,李恪迅速把荀汉和孔颖达一同喊来。

等到他们两个到御书房的时候,李恪已经安坐在那等着他们有段时间了。

看到他俩来了,李恪很自然的让他们坐下。

御书房放的也是比较现代的桌椅,这是李恪掌握长安大权后,专门打造的,荀汉在吐谷浑已经坐习惯了,见怪不怪的。

孔颖达对这样制式的椅子还有些不屑,孔颖达性子比较直,压根藏不住心事,李恪一看就知道,不过他也没开口让人给他换成软垫。

等到他们坐定了,李恪就拿出一份刚写好的拼音稿件,交给孔颖达。

嘴上说道。

“孔夫子想要辞官,这事我看就不必了,朝中缺不了人,我觉得您比较适合推广教化,不如把这份方案推广到全国吧!”

“相信凭借这份方案,孔夫子您老以后也能流芳百世。”

孔颖达将信将疑的接过手稿,第一眼就被李恪的一手好字吸引了。

说起李恪的字,他其实还是比较骄傲的,前世的时候,李恪没有练什么毛笔字,家里穷没钱上毛笔字培训班。

但是为了考学,李恪也是下了狠功夫在硬笔字上的,单单是字帖就写了不下几十本,这才有了一手让人称赞的钢笔字。

凭着这手字,李恪还曾经得过全市中学生硬笔书法大赛的二等奖,在学校也算得上是一号风云人物呢。

穿越来之后,虽然毛笔字和硬笔字不一样,可到底是有不少相通之处,又有此身练了十几年书法的底子,现在李恪的毛笔字也是很能令人称道的。

可放在不知情的孔颖达眼里,就只有了一个判断,李恪不过两三年的时间,书法突飞猛进,自成一派。

李恪写的是楷书,后世的楷书大都是学的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筋柳骨不外如是。

可现在唐初的楷体多承自南朝,笔法颇为艳丽,柔软,有股南朝靡靡之音的味道。

这让诸遂良、孔颖达等人一直不大满意,可是改来改去也没有什么进展,甚至还不如不改,最后就放弃了。

如果按照历史的进程,则是要到开元年间颜真卿出现,才正式奠定了楷书遒劲有力,浑厚大气的风格。

而现在李恪的这手毛笔字,提前出现,气势雄浑,结构宽博,刚劲有力,比之唐初的温润秀劲高明了许多。

这也算得上是后人对颜、柳书法的继承和改造,气势不凡,一下就让孔颖达这个爱好书法的人沉迷了进来。

孔颖达不断地拿着手,在李恪给他的宣纸上比划,完全忘记了自己在哪。

“孔夫子,孔夫子?”

李恪眼看怎么喊,孔颖达都没有反应,不得不让荀汉去推了推孔颖达,这才把孔颖达从刚才的沉迷中清醒了过来。

看到李恪坐在自己前面,脸上有些无奈。

孔颖达也忍不住老脸一红,赫然道。

“这……老臣刚才看殿下的书法,气势雄浑,和现行的各类书法大不相同,堪称自成一家,实在让老臣佩服。”

李恪被孔颖达夸得一愣一愣的,心说这有什么,在吐谷浑还有不少是写瘦金体的,那群人浸法之道的时间可比我长多了,字比我的还好看。

李恪干咳了几声,挥了挥手说道。

“此类字体非我原创,在吐谷浑还有不少写的比这更好。”

孔颖达震惊了,在他看来李恪的这手字就已经相当高明了,可是李恪居然说吐谷浑那还有很多人写的比他还好,这让孔颖达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

看到孔颖达有些不敢相信,李恪心情不错,又拿了几张宣纸,给他写了一手瘦金体的好字。

仔细想想,李恪又写了一副簪花小楷,这些都是前世的时候,李恪曾经因为好奇练过的,虽然只得其形,但现在拿出来给孔颖达看,已经足够惊艳了。

孔颖达顾不上在御书房里,急冲冲的问李恪要纸笔,看着正在兴头上的孔颖达,李恪也颇觉有趣,就给了他一份纸墨笔砚。

李恪对书法没有这么多感触,对书法更多的是追求实用,要不然当初上学的时候,他就去练行书了。

他在吐谷浑倚重的这几位大臣,也都偏向实用主义,没有对他的字有过这么大反应,所以李恪不太能理解孔颖达现在的激动。

一旁的荀汉捋着胡子,看着有些疯疯癫癫的孔颖达,大概想起他当初的好友钟繇了。

钟繇也是个非常痴迷书法的人,为了得到蔡邕的手稿,不惜和友人决裂。

李恪就暂时先不管孔颖达了,和荀汉说起了关于他的安排,李恪打算先让荀汉担任中书舍人,跟在李恪身边。

不然,他现在也不好封赏,搞不好就要被人诋毁成幸进之徒。

荀汉也自无不可,能够明白李恪的一片好意。

等了大概半个时辰,孔颖达放下笔,看着被他写的满满当当的几张宣纸,长叹道。

“可惜了,我现在力有不及啊,终究是写的不如殿下的好。”

李恪笑道。

“您这刚看到这种新字体,能写的形似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以后的时间多着呢,何必着急呢?”

孔颖达精神一振,想到之前李恪说的,吐谷浑还有更多新书法,写的还比李恪好,就赶紧请命。

“殿下,老臣请往吐谷浑。”

看着孔颖达的神色,李恪就明白他在想什么,可是李恪哪里肯放他过去,他还想着让孔颖达推广拼音呢。